快訊

賴總統出訪過境美國態度堅決 選點棄休士頓改達拉斯

MLB/首輪靠2公分驚險晉級 羅利3輪狂炸54轟稱霸全壘打大賽

中一中女學霸遭撤台大醫學系資格 名醫曝「1關鍵」:她沒必要抄襲

影/土石流沖毀鐵軌宜花路斷 宜蘭議長:蓋高鐵需審慎評估

滾滾泥流與落石沖毀鐵道,畫面驚悚,昨天因為土石流入侵,造成台鐵和仁至崇德之間的所有列車停駛,議長張勝德質詢時認為,未來興建高鐵時必須考慮到這些天災地變。圖/民眾提供
滾滾泥流與落石沖毀鐵道,畫面驚悚,昨天因為土石流入侵,造成台鐵和仁至崇德之間的所有列車停駛,議長張勝德質詢時認為,未來興建高鐵時必須考慮到這些天災地變。圖/民眾提供

超大豪雨昨天侵襲花蓮,引爆土石流沖毀鐵軌,造成花蓮和仁至崇德的台鐵列車停駛,南北交通大亂,宜蘭人過不來、花蓮人有家歸不得。宜蘭縣議會議長張勝德今天質詢時,播放土石流沖毀鐵軌驚悚影片,認為宜花段地質脆弱、地震頻繁,興建高鐵延伸到花蓮段的技術及安全都必須審慎評估。

張勝德今天在縣政總質詢時說,未來高鐵要通到花東而且環島,宜蘭延伸段才會發生真正效益。昨天下了一場大雷雨, 蘇澳前往花蓮的鐵道又土石流了,就算政府耗費巨資數千億元,甚至上兆元龐大經費,下去興建宜蘭到花蓮段,卻因可能的天災地變、維修困難,都需要審慎評估。

張勝德強調,蘇花地震頻繁、地質脆弱,宜蘭到花蓮的高鐵工程要能克服天然災害,而台東要到屏東的大武山,這些也需要技術上的考驗,現階段大家都想把蘇花改、台鐵路線移入山裡,採取行駛隧道並避開這些地震落石或土石流等天災,但是有適當足夠的路廊嗎?

他說,高鐵是OT案模式,由政府興建交給民間去經營,如果未來高鐵延伸案一直長年就只能夠到宜蘭的話,旅客就不多、班次就不會密集,加上高鐵「車站不密集」特性,總體旅行時間就有可能更長,人民的納稅錢必須嚴謹評估,不能把交通建設當成選舉操作的利多。

針對議長質詢,民進黨議員陳文昌會後受訪時質疑張勝德反高鐵。陳文昌說,高鐵延伸宜蘭應是不分政黨共同支持爭取的重大建設,與選舉沒有任何關係,張議長卻刻意要扯到選舉操作,而且扯到蘇花土石流等問題,為何要混為一談「唱衰」高鐵?

張勝德表示,何來的「唱衰」?他並未反對高鐵,其質詢陳述內容是反映基層民意心聲與擔憂,同時也提醒鐵道專家針對各方面可能影響工程的因素進行審慎評估;長久以來宜蘭的交通建設經常被拿來當成選舉炒作話題與政策利多,為了子子孫孫的百年交通大計,希望這次不要也為了選舉,建議回歸專業評估論述,才是縣民之福。

議長張勝德質詢提到土石流入侵,造成台鐵和仁至崇德之間的列車停駛,他擔心未來興建高鐵的工程技術,有沒有辦法克服天災地變,必須經過專業審慎評估。圖/翻攝自縣議會直播系統
議長張勝德質詢提到土石流入侵,造成台鐵和仁至崇德之間的列車停駛,他擔心未來興建高鐵的工程技術,有沒有辦法克服天災地變,必須經過專業審慎評估。圖/翻攝自縣議會直播系統

高鐵延伸宜蘭 花蓮

延伸閱讀

宜蘭頭城鎮公所首創獎勵升學 宣布應屆生考上大學給獎勵金

影/宜蘭冬山路口交叉撞 轎車噴飛栽農田溝渠濺起大水花

高鐵加碼28班大學生返鄉5折優惠列車 明天0時開放搶票

台鐵東部幹線斷 陳世凱出手、啟動陸空聯合馳援花蓮

相關新聞

賴政府執政一周年 農業部盤點農保、外銷等政策成果

賴清德總統今天就職滿一周年,農業部細數這一年來的施政成果,包含讓每一位實際從農者都能加入農保、獲新加坡同意我國生鮮豬肉進...

丹娜絲颱風致農損超過26億 台南最慘損失10億

受丹娜絲颱風影響,南部地區農業災情嚴重,據農業部彙整各直轄市、縣市政府昨統計,農業產物及民間設施估計損失計26億5331...

中南部、各山區15日有較大雨勢 大台北防36度高溫

氣象署今天表示,明天偏西南風,大台北地區防攝氏36度以上高溫,中南部地區會有不定時短暫陣雨或雷雨,午後各山區雷陣雨,並留...

台鐵列車撞狗致韌管斷裂 2538次區間車香山-北湖停駛

臉書粉專「三鐵事故通報平台」指出,因1288區間車於香山-新竹間撞擊一隻狗,導致韌管斷裂,122次自強號臨停香山,並接駁...

獨/員工旅遊住墾丁凱撒疑食物中毒 屏東縣衛生局調查結果出爐!

新北市某公司員工旅遊6月22日入住墾丁凱撒飯店,發生7人疑食品中毒案,屏東縣衛生局上月23日接獲高市衛生局通報後展開調查...

海象不佳影響 小三通金廈航線今上午起停航

受到金廈海域海象不佳影響,金門縣港務處今天上午公告,小三通客運金門水頭至廈門五通航線自08時50分起全面停航,提醒計劃搭...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