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修法加重撞行人罰則 2路權團體抗議「擴大對立」

賴清德政府的內閣團隊520就職滿一周年前夕,駕駛團體不滿交通部修法,加重汽車駕駛不停讓行人罰則,今天出動10多輛車繞行包圍交通部抗議,要求交通部提高行人闖紅燈罰鍰至1.8萬;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也舉辦記者會表示,交通部未與各方團體進行充分對話,而是放任「鐘擺式」施政的對立擴大。
台灣全國汽車駕駛人權益聯盟協會、新北市遊覽車駕駛員職業工會、台灣遊覽車發展協會等10多名駕駛及車輛今前往交通部包圍抗議。
台灣全國汽車駕駛人權益聯盟協會理事長劉鴻樟說,人本主義的「人」應包含駕駛人及行人,交通部理解錯誤,只把重點放在行人。現在行人違規僅開罰500元,駕駛卻提高到1.8萬元,有違比例原則,造成嚴重對立,呼籲應將行人違規罰鍰也提高至1.8萬元,並讓員警在學校及醫院等機關周邊加強取締。
劉鴻樟指出,行人路權團體提出的「零死亡」只是理想,他2023年提出人車分流觀念,交通部至今無法落實;台灣人嚴重缺乏交通安全意識,2023年因為一句「行人地獄」造成後續一連串的「行車地獄」,包含記點制度、各縣市科技執法及區間測速等,交通部若只用裁罰一定會產生對立,道德規範應該要以心為本。
劉鴻樟表示,近期幾次事故都是因行人慢慢走所導致,交通部現行政策讓行人有很大的保護傘,甚至變成「帝王」。
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今早也在立法院舉辦記者會指出,交通部從前年嚴格規範車輛違規,去年被抗議後又大舉放寬,如今再加嚴處罰,短時間內反覆來回改動,搖擺不定,宛如「鐘擺式」施政,導致各類用路人陷入彼此對立的局面,卻忽略真正應負起改善責任的是交通主管機關。
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表示,去年交通部大幅限縮人民檢舉交通違規的項目,並刪除多項違規記點處罰,但在道路設計尚未完善的現況下,更應積極推動道路工程與駕駛教育的改革,才能在維護產業正常運作與職業駕駛生計的同時,確保行人等弱勢用路人的安全。但檢舉記點取消近1年,違規情形日益普遍,社會對違規的容忍度也隨之升高。
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呼籲,交通部不應藉由懲罰式的鐘擺政策掩飾長期忽視的交通工程與教育問題。另外,當前警政機關傾向於針對特定時段、車種或違規類型進行「大執法」,導致違規比率參考價值逐漸失真,應回到釐清事故主因、針對成因制訂策略的正軌上。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