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尹清楓命案重要關係人 涉拉法葉弊案前上校郭力恆病逝享壽73歲

台灣壹傳媒疑險遭「幽靈本票」掏空1.05億 檢方朝偽造有價證券偵辦

美國腦死孕婦成胚胎容器!法規剝奪生育自主權?

台灣文化大阪世博不缺席 We TAIWAN超Q彈主視覺今亮相

文化部公開「We_TAIWAN_臺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主視覺,超Q彈角色「a-We」正式亮相。圖/文化部提供
文化部公開「We_TAIWAN_臺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主視覺,超Q彈角色「a-We」正式亮相。圖/文化部提供

2025年大阪.關西世博4月中正式開展,文化部延續去年巴黎文化奧運經驗,將於8月2日至8月20日策劃「We TAIWAN 台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再度參與國際盛會。文化部今(15)日公開主視覺及超Q彈角色「a-We」,正式宣告台灣將以「應援未來、奇蹟之島」回應大會主題「創造閃耀著生命光輝的未來社會」,活動更擴大涵蓋展覽、文化科技、線上遊戲、聲響、電影、文學、市集等,呈現台灣混融多彩、跨域創新、多元包容的文化樣貌,邀請大家一起以台灣文化應援未來。

擔任此次視覺統籌的究方社設計總監方序中表示,a-We是海底板塊推擠下誕生的獨特生物,擅長彈跳、變形,還會不時發出a-we~~a-we~~的異世界語,像是一個在困境中擠壓出來的希望泡泡,會透過不斷成長、變形,找尋自己舒適自在的生存之道。a-We活力滿滿、勇於挑戰,正如同臺灣這座處於不同陸地板塊、溫度洋流、季風交匯處的奇蹟之島,始終以開放姿態面對世界,並形塑成包容、彈性、適應生存的應變韌性。

文化部表示,「We TAIWAN」以台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台灣文化中心名義,成功申請到2025日本國際博覽會協會(世博協會)、大阪府及大阪市政府作為本活動的後援認證,也就是未來在主視覺海報、各宣傳平台等,都可以使用世博logo。

文化部表示,「We TAIWAN」強調台灣文化在全球重組背景下的融變能力與自信未來,透過社群、結合新科技與各類型文化藝術,匯聚來自台灣與日本的38組藝術家、超過545位團隊成員,展開129場次演出,以及兩個週末的市集活動,向國際觀眾述說台灣的獨特。

文化部公開「We_TAIWAN_臺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主視覺,超Q彈角色「a-We」正式亮相。圖/文化部提供
文化部公開「We_TAIWAN_臺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主視覺,超Q彈角色「a-We」正式亮相。圖/文化部提供
「We_TAIWAN_台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的超Q彈角色「a-We」活力滿滿、勇於挑戰,正如同台灣包容、彈性、適應生存的應變韌性。圖為主視覺應用模擬圖。圖/文化部提供
「We_TAIWAN_台灣文化in大阪.關西世博」的超Q彈角色「a-We」活力滿滿、勇於挑戰,正如同台灣包容、彈性、適應生存的應變韌性。圖為主視覺應用模擬圖。圖/文化部提供

世博 大阪 文化部

延伸閱讀

「很多人沒禮貌」大阪餐廳拒中客涉辱華 所屬集團回應了

大阪世博開幕滿月售票達標一半 本月人次卻不到預期1成

日本大阪餐廳拒絕接待中國客惹議 總公司致歉:平等歡迎所有顧客

大阪世博開幕滿1個月 門票銷售近目標一半

相關新聞

台鐵枋山至加祿電車線斷落雙向不通 啟動公路接駁

台鐵公司今天表示,下午枋山至加祿間發現電車線主吊線斷落,目前此區間路線暫時雙向不通,已立即在大武至枋寮間啟動公路接駁

賴政府執政一周年 農業部盤點農保、外銷等政策成果

賴清德總統今天就職滿一周年,農業部細數這一年來的施政成果,包含讓每一位實際從農者都能加入農保、獲新加坡同意我國生鮮豬肉進...

崩潰!清水服務區遭檢舉清潔員「拿拖把擦桌子」 統一超商回應了

「全台最美服務區」去年與全台消費者正式見面後,立刻受到每天數以萬計過往遊客的青睞,但是日前有民眾拍下,清潔人員竟用拖把拖...

快訊/台鐵二水林內段路基流失雙線不通 數百乘客遊覽車接駁

雲林縣今日上午11時開始豪雨不斷,台鐵二水到林內間(K255+200)受豪大雨影響,下午路線掏空造成雙線不通,下午3時在...

比藥物更有效!醫曝每天「1動作」促進身體代謝 抗癌又控糖

「冷到發抖,讓身體吃點苦」可能成為控糖抗癌新關鍵。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近日在臉書發文,引述最新研究指出:讓身體冷一點、抖一下,竟可能啟動身體代謝系統,喚醒棕色脂肪,讓細胞重新學會「怎麼用糖、怎麼省糖」,不只能降血糖、降血壓,甚至能讓癌細胞「餓死」。

彰化雷雨交加多處淹水 氣象署曝原因:西南風+低壓帶輻合影響

丹娜絲颱風遠離,但彰化今早卻出現驚人雨勢,多個鄉鎮都被列入淹水一級警戒。中央氣象署表示,受到西南風影響,加上大低壓帶輻合...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