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罷藍委一階提議二階連署重複比例高 國民黨團將提告發

大媽捷運上霸2位博愛座「死不讓座」 阿伯霸氣搶位後續絕了

阿伯回過神後,連環伸腳想踢大媽,大媽則用猛砸背包反攻。(lo_xt.14/threads影片截圖)
阿伯回過神後,連環伸腳想踢大媽,大媽則用猛砸背包反攻。(lo_xt.14/threads影片截圖)

捷運列車「博愛座」問題常惹爭議,而台灣網路瘋傳1段影片,指台北捷運「博愛座(關愛座/優先座)」有大媽1人霸佔2個座位,擺出「死不讓座」姿態,其間有阿伯把大媽推開坐下,隨即觸發「博愛座擂台戰」,雙方腳來腳往爭持,旁邊的男學生亦露出無奈神情,最終要出動警察上車處理。

影片引來網友熱議,有人笑言「旁邊兩位男士超無奈」、「博愛座是給需要的人,不是打擂台的板凳」。也有不少網友批評大媽「霸位」行為,「哪來的巨嬰大媽」、「我真心覺得佔2個位子的人超不要臉」;不過亦有網友認為雙方行為都不當,「她不讓是道德問題,但老頭不能動手硬搶」。

台灣有女乘客於4月28日(星期一)在社交平台threads發布該段「捷運大媽阿伯博愛座MMA」影片,留言「這女的(大媽)真的是勇猛,死不讓座(佔2個座位)」。

大媽霸佔博愛座2座位 阿伯推開坐下爆衝突

影片長19秒,捷運車廂內有1名黑衣大媽坐在博愛座位置,打開雙腿霸佔2個座位,1名拖着行李箱的阿伯想坐下,於是用腳「頂開」大媽的腿,但被大媽踢箱「彈開」未能成功。現場傳出女聲表示「不要打架好啦」。

隨後阿伯趁大媽轉身拾東西,即時打開雙腿坐下反擊,大媽則拿着個人物品站起走出鏡頭。本以為大媽放棄爭位而離開,詎料下秒即回身猛踢阿伯雙腳中間位置,阿伯反應不及,其腳及行李箱都被踢開。

旁邊男學生舉右手防被波及

阿伯回過神後,連環伸腳想踢大媽,大媽則用猛砸背包反攻。雙方動作之大,坐在旁邊座位的男學生舉起右手抵擋,以防「殃及池魚」,現場傳出女聲「怎麼可以這樣?」。影片最後大媽離開鏡頭,車廂稍稍回復平靜。

警員接報上車處理

原PO補充,事發4月28日下午4點50分左右,當時台北捷運駛到士林站附近,大媽與阿伯初時口角,後來演變成肢體衝突,最終有人通知捷運職員,列車駛到民權西路站時有2名警員上車處理。

網友看過影片議論紛紛,有人笑言「旁邊兩位男士超無奈」、「搭捷運送格鬥比賽,這個有包含在票價嗎?」、「博愛座是給需要的人,不是打擂台的板凳」。

網友批「巨嬰大媽」

也有不少網友批評大媽「霸位」行為,「哪來的巨嬰大媽」、「我真心覺得佔2個位子的人超不要臉」、「我看到這樣奇怪的女人,會躲遠遠的,我反倒奇怪這男的怎麼會想和女的坐?」、「見到不對的事,就要大家一起指責,這群人才不會因為大家的沈默,而變得更膽大妄為」。

不過亦有網友認為大媽與阿伯都行為不當,「她不讓是道德問題,但老頭不能動手硬搶」、「一個佔2位、一個硬要坐。也是逗趣」、「兩個都有問題,都有動手互搶」。

延伸閱讀:

鐵路阿婆逼年輕人讓博愛座+搶手機:我70歲! 仙氣女車長神招KO

夫婦抱起BB捷運上逼讓座:沒素質! 女乘客神回應反擊獲激讚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

延伸閱讀

為什麼會有「博愛座」? 博愛座設立曾是為了紀念這位已故之人

相關新聞

台鐵枋山至加祿電車線斷落雙向不通 啟動公路接駁

台鐵公司今天表示,下午枋山至加祿間發現電車線主吊線斷落,目前此區間路線暫時雙向不通,已立即在大武至枋寮間啟動公路接駁

賴政府執政一周年 農業部盤點農保、外銷等政策成果

賴清德總統今天就職滿一周年,農業部細數這一年來的施政成果,包含讓每一位實際從農者都能加入農保、獲新加坡同意我國生鮮豬肉進...

環境部撤銷中火1800萬罰款敗訴 台電:依法提救濟

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昨就環保署撤銷台中市環保局裁罰中火生煤使用量超標案,判台中環保局勝訴,環境部擬上訴。台中市長盧秀燕今喊話...

大雷雨轟炸新北、基隆 雙溪、坪林、石碇、石碇小心溪水暴漲

午後對流旺盛,氣象署下午針對基隆市、新北市發布大雷雨即時訊息,持續時間至晚間6時15分止。氣象署提醒,旺盛發展的對流常伴...

下班注意路況!大雷雨襲台北市大安、松山、中正等9區

受午後熱力作用影響,台北市政府下午發布大雷雨即時訊息,持續時間至17時15分,請民眾慎防淹水以及低能見度,包括台北市松山...

雨來了! 10縣市大雨特報 新竹、宜蘭小心大雷雨

午後對流雲系發展旺盛,易有短延時強降雨,氣象署表示,今天新北至新竹、南投地區及苗栗、台中、雲林、嘉義、高雄、宜蘭山區有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