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別再堅持「趁熱吃」 營養師分享7種食物放涼吃更健康

高教三明治/在「比價」創傷中升等 私校師季風法則求生

薇帕颱風花蓮雨勢超大 男疑視線不佳撞死行人

下雨濕氣重讓呼吸道、皮膚症狀多 中醫:3類食物是地雷

中醫師指出,雨天濕氣重,會出現呼吸道和皮膚症狀。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中醫師指出,雨天濕氣重,會出現呼吸道和皮膚症狀。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最近天氣時雨時晴,隨後到來的梅雨季節又會是陰雨綿綿的天氣。中醫師指出,雨天濕氣重,會出現呼吸道和皮膚症狀,如果飲食喜歡吃冰、甜食以及酒類,尤其是啤酒,體內濕氣也會增加,要「除濕」運動、曬太陽很重要,夏天可搭配不加糖的綠豆薏仁,冬天則可泡薑茶,同樣不建議加糖。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開業中醫師陳峙嘉說,溫差大身體虛的人能量可能不足,加上有些人為了減肥而節食,供給身體的能量不足,外界溫差變化大,身體就容易調節不來;前幾天天氣熱,今天下雨又變冷,下雨天濕氣重,肺主皮毛,所以會影響呼吸道和皮膚,可能會出現打噴嚏、流鼻水、鼻塞,或氣喘、咳嗽或氣管緊縮等症狀,這個月來診間也有不少濕疹大爆發,或出現手腳汗疱疹等患者。


「皮膚按下去有一點水腫就叫濕氣?其實沒那麼簡單。」陳峙嘉指出,平常喜歡吃冰、吃甜或喝酒的人,尤其喜歡喝啤酒的,通常體內濕氣會比較重,要先檢討自己的飲食習慣,是不是喜歡吃蛋糕、麵包、餅乾等精緻食物,中醫說的濕氣不只是水,還伴隨過多的代謝廢物積在體內。



陳峙嘉舉例,第一個最常見的身體表現是,大便變得軟軟黏黏的,有時一天要跑廁所2、3次,但每次排便都會黏馬桶,或糞便變得很糊;第二,女生容易出現婦科分泌物,容易引起感染、反覆發作;第三是早上起床,舌頭蓋著一層白色的舌苔。

陳峙嘉觀察,這類狀況以30歲上下的年輕人、上班族為多,很多人的工作環境都是坐辦公室,沒運動也沒曬太陽,加上公司同事間常一起訂購下午茶或飲料,容易導致體內濕氣就會越來越多。

想減少濕氣,陳峙嘉說,夏天可以吃綠豆薏仁,但盡量不要加糖,如果覺得難以入口,可以切一些新鮮水果帶入甜味,如蘋果、鳳梨、芒果等一起吃;冬天可以吃一點含薑的食物,最簡單的做法可以泡薑茶,但不建議加紅糖或黑糖,因為糖本身就會造成體內濕氣;運動同樣不能少,最簡單的就是在家超慢跑,或者至少站起來踏踏步都好,最好可以到戶外走一走,但至少要半小時才有效果。

熬夜也可能產生間接影響。陳峙嘉表示,一熬夜人就會因為休息不夠、不斷消耗能量而變得比較虛,代謝變慢就會被累積起來;另外,熬夜會導致火氣大,隔天起床容易口乾舌燥甚至嘴破,就古人經絡的理論而言,晚間11時至凌晨1時是循環到膽經的時間,1至3時則是肝經,如果可以睡覺的時間很短,建議11時至3時這段時間一定要睡覺。

醫師 濕氣 中醫

延伸閱讀

母親節慶祝有詐?趨勢科技指出三大長輩最容易中招地雷

天熱輾轉難眠 中醫推薦清補餐搭配晚睡早起

舊衣新穿總搭出新花樣!凱特王妃再現消化「茄紫色」時尚地雷的超強能耐

吹電扇睡覺造成健康兩大危害!醫揭4招應對 定一時間關閉最佳

相關新聞

台鐵枋山至加祿電車線斷落雙向不通 啟動公路接駁

台鐵公司今天表示,下午枋山至加祿間發現電車線主吊線斷落,目前此區間路線暫時雙向不通,已立即在大武至枋寮間啟動公路接駁

賴政府執政一周年 農業部盤點農保、外銷等政策成果

賴清德總統今天就職滿一周年,農業部細數這一年來的施政成果,包含讓每一位實際從農者都能加入農保、獲新加坡同意我國生鮮豬肉進...

受颱風薇帕影響 小三通金廈泉航班明天全面取消

受中度颱風薇帕外圍環流影響,金門縣港務處今日下午公告,小三通客運航線明(19)日全面停航,影響航線包含金門水頭往返廈門五...

薇帕颱風海警發布 今晚到明天距離最近

今年第6號颱風薇帕今天凌晨2時面生成,氣象署上午11時30分發布海上颱風警報。中央氣象署氣象預報中心技正謝佩芸表示,預計...

薇帕颱風環流相當寬廣 午後東半部有感 明天雨勢最猛

今年第6號颱風薇帕,今天凌晨2時在菲律賓東方海面生成,中央氣象署氣象預報中心技正謝佩芸表示,預計未來會向西北移動,通過巴...

人妻憂「先生無法斷奶影響母乳營養」 醫正經回應:記得消毒就好

近日一則關於母乳哺餵的趣味提問在網路上引發熱議,一位人妻向婦產科名醫蘇怡寧私訊詢問「老公一起吸母乳會影響母乳成分嗎?」,蘇醫師以一句「不會啊,記得乳頭消毒就好」作答,不僅讓人妻安心,也讓網友笑稱「好深奧的話題!學到知識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