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團緊盯「狼醫」查詢平台建置延宕 衛福部:內部還需討論

醫師被控性騷或猥褻事件頻傳,衛福部今年初表態,3個月內將研議揭露平台公布醫師名單、醫院等,但已數月過去仍沒有進度;民團呼籲,避免濫用醫療權利的從業人員船過水無痕。衛福部今表示,近期仍要繼續開會研議,討論包含個資保護,以及修法內容。
去年起發生多起醫師性騷、性侵案,從台大不孕症權威C教授性騷擾住院醫師、小兒心臟科屆檢查機會對女童母女襲胸等。衛福部今年1月初承諾會研議建平台,公布不良醫師紀錄,並在3個月內完成平台建置作業。
醫療改革促進會日前發布貼文表示,根據「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規定,猥褻兒少得公布加害人姓名;狼師、兒虐幼保員都有定期公開機制,甚至涉及性別及不當對待事件者,將會被處以終身或幾年內不可任用,也無法進到教保服務機構工作。然而,社會對狼醫卻是輕輕放下,甚至仍能持續提供看診服務。
對比英、美等國建置供民眾查詢醫師經歷的平台,裡面可以看到醫師資格、專業領域、背景、紀律處分紀錄等,強化民眾自主把關。醫改會呼籲建立不良醫師的公開查詢平台,讓民眾可以查詢狼醫或因其他原因受懲戒、判決定讞的醫師名單。
「狼醫也是由群體養大,需要社會監督改革」,醫改會呼籲,公開資訊除顧及病人就醫權益,也是對受害者的一種尊重,避免濫用醫療權力的從業人員環境船過水無痕,呼籲持續關注進度即時遏止這類事件再發生。
衛福部次長林靜儀指出,近期仍需要持續開會,包含個資、病患保護等法規仍有相關流程需要討論。衛福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說,醫事司主的醫療法對於公布資訊目前沒有法源依據,可能會需要修性騷擾防治法,還需要跨司署討論研議。
衛福部保護司司長張秀鴛指出,原先性騷擾防治的系統是有被害人角度設計,但狼醫平台需要的資訊是以行為人出發,如果系統有資料,行政協助上可以跟醫事司平台介接,但仍是需要找法源依據。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