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抽血霸凌案論文曝光 學者驚呼「很誇張」:這已經是世界級的醜聞了

核三重啟公投 童子賢任正方辯護人 8月7日起辯論

專家:飲酒提升7倍罹癌風險 有酒精不耐症再增10倍

今天是無酒日,專家提醒,飲酒會提升7倍罹癌風險,且全台灣有49%民眾有酒精不耐症,飲酒罹癌風險更為健康人70倍,呼籲癌篩對象應將飲酒納入考慮,並補助酒精不耐症篩檢。

每年5月9日為台灣無酒日,台大醫院今天在東址大廳舉辦衛教宣導活動,提醒飲酒與乳癌、肝癌、口腔癌、食道癌、胃癌、胰臟癌、大腸直腸癌等7種癌症有關,盼提升民眾對酒精危害的認識,倡導「喝酒會致癌」的公共衛生意識。

前副總統、中研院士陳建仁致詞表示,酒精與抽菸同為第1級致癌物。而國內口腔癌發生率連年上升,其中3大危險因子即為菸、酒及檳榔,若同時有這3項習慣,罹口腔癌風險增近百倍。呼籲無飲酒習慣者勿接觸酒精,已有飲酒習慣者,則應盡量減少飲酒量。

台灣酒害防治協會理事長陳哲宏說明,酒精會引起200多種疾病,且酒精的代謝產物「乙醛」更是危險的致癌物。而台灣「酒精不耐症」盛行率達49%,為全球最高,其患者無法代謝乙醛,在飲酒後就會臉紅,因此更應積極推廣無酒概念。

陳哲宏說明,台大研究指出,有飲酒習慣者,罹癌風險為無飲酒習慣者的7倍,若有酒精不耐症又有飲酒習慣,則會比其再增10倍,共比一般人高70倍;若同時有菸、酒、檳榔習慣且有酒精不耐症,則罹癌風險比常人多出300倍。

陳哲宏建議,政府癌症篩檢對象除既有的菸、檳榔使用者,也應納入飲酒者;並提供公費酒精不耐症的PCR篩檢,找出高風險對象。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副署長陳亮妤指出,從健保資料可看出,酒精相關診斷每年共花費新台幣57億元健保支出,若能減少飲酒,有望節省整大量醫療支出;政府「888計畫」中針對生活習慣諮商部份,就與飲酒習慣有關,因為無菸無酒就是預防慢性病最好的方式。

曾任衛福部心理健康司長的陳亮妤也指出,酒精還會影響焦慮與憂鬱症病情,且因飲酒也會影響衝動控制,因此國內統計,每5件自殺案件就與酒精使用有關;目前國內已成立首家戒酒暨酒癮防治中心,並已有高達144家醫療機構加入酒癮防治機構,盼減少酒精對民眾危害。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風險 酒精 生活習慣

延伸閱讀

「解放日」後首例 美英達貿易協議 10%對等關稅不變

專家解讀聯準會主席的迂迴用語 降息時程延後「至少一年」

男子陳屍排水溝 他開車來回4趟可疑「稱防小偷」獲不起訴

酒精「一級致癌物」易攻擊基因 49%國人喝酒臉紅更危險

相關新聞

台鐵枋山至加祿電車線斷落雙向不通 啟動公路接駁

台鐵公司今天表示,下午枋山至加祿間發現電車線主吊線斷落,目前此區間路線暫時雙向不通,已立即在大武至枋寮間啟動公路接駁

賴政府執政一周年 農業部盤點農保、外銷等政策成果

賴清德總統今天就職滿一周年,農業部細數這一年來的施政成果,包含讓每一位實際從農者都能加入農保、獲新加坡同意我國生鮮豬肉進...

受颱風薇帕影響 小三通金廈泉航班明天全面取消

受中度颱風薇帕外圍環流影響,金門縣港務處今日下午公告,小三通客運航線明(19)日全面停航,影響航線包含金門水頭往返廈門五...

薇帕颱風海警發布 今晚到明天距離最近

今年第6號颱風薇帕今天凌晨2時面生成,氣象署上午11時30分發布海上颱風警報。中央氣象署氣象預報中心技正謝佩芸表示,預計...

薇帕颱風環流相當寬廣 午後東半部有感 明天雨勢最猛

今年第6號颱風薇帕,今天凌晨2時在菲律賓東方海面生成,中央氣象署氣象預報中心技正謝佩芸表示,預計未來會向西北移動,通過巴...

人妻憂「先生無法斷奶影響母乳營養」 醫正經回應:記得消毒就好

近日一則關於母乳哺餵的趣味提問在網路上引發熱議,一位人妻向婦產科名醫蘇怡寧私訊詢問「老公一起吸母乳會影響母乳成分嗎?」,蘇醫師以一句「不會啊,記得乳頭消毒就好」作答,不僅讓人妻安心,也讓網友笑稱「好深奧的話題!學到知識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