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國與印尼達成貿易協議 川普:課徵印尼19%關稅 美產品出口印尼零關稅

女性50歲後易患「這疾病」 專家籲三低二高飲食防肥胖

更年期是女性生理與心理的重大轉變階段,專家呼籲,及早建立健康生活型態,預防及減緩停經前後的身心不適症狀。本報資料照片
更年期是女性生理與心理的重大轉變階段,專家呼籲,及早建立健康生活型態,預防及減緩停經前後的身心不適症狀。本報資料照片

更年期是影響婦女健康的關鍵,因卵巢功能老化、荷爾蒙劇烈變化,女性在停經後容易有三高、肥胖問題,心血管疾病風險也更為顯著。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常務監事張芳維表示,更年期是每個女性必經的自然生理現象,應提早進行日常保健,預防及減緩停經前後的身心不適症狀。

張芳維指出,女性體內許多細胞都有女性荷爾蒙的接受器,包括血管,在進入更年期之後,荷爾蒙濃度降低致使血管彈性變差、血壓上升。更年期女性因荷爾蒙變化易有三高風險,且盛行率隨年齡顯著增加;依內政部公布的女性平均餘命83.28歲,當50歲會進入更年期,還有1/3人生都要注意荷爾蒙平衡。

依「107-111年國民營養健康調查」結果顯示,45至64歲女性血壓、血脂、血糖偏高盛行率分別為26.4%、21.3%、39.7%,約為19至44歲女性的3.9倍、2.6倍、3.4倍。國健署署長吳昭軍提醒,女性50歲後,應定期監測自我健康狀況,維持良好生活習慣,降低三高慢性病風險。

台灣2025年步入超高齡社會進入倒數,65歲以上人口將超過20%,張芳維說,不論男女都要擁有穩定規律的生活品質,進而延緩老化、健康老化。其三大重點包括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建立良好生活型態,他強調,健康生活的關鍵為不吸菸、適量飲酒、充足睡眠,有助於身體正常代謝,幫助度過更年期。

更年期婦女容易發胖,除了荷爾蒙分泌減少,若長期處於高壓環境,易導致壓力性荷爾蒙產生,累積腹部脂肪。張芳維建議,飲食部分遵守低油、低糖、低鹽以及高纖和高鈣的「三低二高」原則,多吃深綠色蔬菜及豆製品,補充鈣質足骨本預防骨質疏鬆。

國健署提供「心、動、舒、食」健康口訣,協助更年期女性從日常生活著手,達到自我保健目的。

揪友談「心」:維持愉悅心情,多與親人、朋友分享心事,保持良好互動。

規律運「動」:每天至少運動30分鐘,每周至少150分鐘以上慢跑、快走等中度身體活動,搭配肌力和伸展運動,維護心血管健康。

放鬆「舒」緩:透過閱讀、聽音樂、瑜珈等自己有興趣的嗜好活動,適時舒緩生活壓力,放鬆身心靈。

均衡飲「食」:掌握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及少油、少鹽、少糖、高纖飲食原則,預防三高慢性病風險。

張芳維呼籲,年輕時就要著手基本保養,包括身體健康檢查,國健署自114年起,提供30歲以上民眾免費健康檢查,民眾可將健檢數值輸入慢性疾病風險評估平台,協助計算個人相關慢性疾病,包括冠心病、腦中風、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不良事件等罹患風險,提供個人化建議,逐步改善生活型態。

風險 更年期 伸展運動

延伸閱讀

熟女血糖偏高盛行率近4成 牢記「心動舒食」口訣

台幣飆升馬上出國旅遊? 專家:現在去日本不划算

曾雅蘭更年期情緒失控 侯昌明嘆:沒顧慮到其他家人

想減肥卻「不吃早餐」是大忌 專家建議3個無負擔飲食原則

相關新聞

台鐵枋山至加祿電車線斷落雙向不通 啟動公路接駁

台鐵公司今天表示,下午枋山至加祿間發現電車線主吊線斷落,目前此區間路線暫時雙向不通,已立即在大武至枋寮間啟動公路接駁

賴政府執政一周年 農業部盤點農保、外銷等政策成果

賴清德總統今天就職滿一周年,農業部細數這一年來的施政成果,包含讓每一位實際從農者都能加入農保、獲新加坡同意我國生鮮豬肉進...

最大震度3級!台灣南部海域21:58發生規模4.8地震 2縣市有感

中央氣象署發布第108號顯著有感地震報告,台灣南部海域今晚9時58分發生規模4.8地震,地震深度29.4公里。各地最大震...

台鐵西勢-南州站間號誌故障 雙向列車延誤

台鐵南迴線西勢至南州列車今下午4時04分受到號誌故障影響,列車有延誤情形。根據台鐵官網指出,受到潮州站號誌故障影響,上下...

上班族吃超商怎麼選? 譚敦慈讚這「抗癌組合」:WHO也推薦

許多上班族三餐靠超商解決,雖然方便,但也擔心營養不均。對此,「無毒教母」譚敦慈分享她的超商健康吃法,並推薦兩款自己經常選購的組合餐:一是「地瓜+蛋+豆漿」,二是「毛豆+玉米」,其中「毛豆+玉米」更是獲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的抗癌組合。

博愛座拍板改名優先席 北捷曝下一步

立法院今天三讀通過將博愛座改為優先席,適用對象也從老弱婦孺改為有實際需求者,相關大眾運輸也得跟進調整,平均日運量200多...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