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MLB/大谷雙安、山本0.2局核爆 道奇連輸4場狂掉38分

土城冷血家暴男奪2命 犯案前曾發文嘆:一個人邊吃邊哭的火鍋走味

輸美商品拚到20%關稅 越南拿到協議卻恐踩進地雷?

腸病毒反常處低點...疾管署羅一鈞推測2原因 估下月進入流行期

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指出,腸病毒門急診就診趨勢遠低於往年,傳統上5至6月為國內腸病毒流行季,但今年預估6月中下旬才會進入流行期。記者李青縈/攝影
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指出,腸病毒門急診就診趨勢遠低於往年,傳統上5至6月為國內腸病毒流行季,但今年預估6月中下旬才會進入流行期。記者李青縈/攝影

腸病毒疫情今年疫情反常,時序雖進入夏天,但疫情僅呈現緩升趨勢。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指出,腸病毒門急診就診趨勢遠低於往年,傳統上5至6月為國內腸病毒流行季,但今年預估6月中下旬才會進入流行期。

羅一鈞說,雖然今年清明連假至今已經連續4周出現緩慢上升,但今年1月初才脫離流行期,上周3000多人就診數遠不如年初流行其實人數,跟以往5、6月腸病毒流行期相比較為反常。推測原因有兩項,一個是去年秋冬流行期比較久,並且感染型別沒有明顯轉換,而秋冬感染人數較多,因此仍有保護力。再者,今年春天較涼,平均氣溫為2011年後第三冷,可能較晚達流行期。

依據疾管署監測,今年第18周(4月27日至5月3日)腸病毒門急診就診計3762人次,近期自低點略升。近四周實驗室監測顯示腸病毒以克沙奇A16型為多,其次為克沙奇A6型及伊科病毒11型,亦檢出其他型別腸病毒。今年累計4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含3例死亡),分別感染伊科病毒11型3例及克沙奇B5型1例,其中2例為出生未滿1個月新生兒。

羅一鈞指出,腸病毒預估在6月中、6月底進入流行,但因為屆如即將進入暑假,流行期可能持續到9月開學。另,腸病毒以往學校、衛生單位都會統計,腸病毒停課資料,今年起將統一由教育部校安系統搜集。

疾管署提醒,腸病毒傳染力強,無論成人、小孩都有感染風險,尤以家庭手足間、人與人密切接觸與互動頻繁的場所如校園、托嬰中心及安親班等最容易傳播。隨著腸病毒流行風險增加,請教托育機構做好因應腸病毒流行準備,依「教托育人員腸病毒防治手冊」積極加強自我查檢及落實各項防治作為。

家中有嬰幼兒的民眾應落實個人與環境衛生,出外回家後,在摟抱、餵食嬰幼兒前務必正確洗手,特別是「吃東西前、跟小寶寶玩前、擤鼻涕後、上廁所後、看病前後」,皆須以「濕、搓、沖、捧、擦」5步驟用肥皂正確洗手,並應留意嬰幼童健康情形,生病盡量在家休息,以降低腸病毒傳播風險。

疾管署呼籲,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如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

疫情 疾管署 腸病毒

延伸閱讀

新冠病例激增近八成!上周5853人就醫 四歲童重症住院

防疫結合白沙屯媽祖 羅一鈞攜手「白靜」北港朝天宮宣導

粉紅超跑吸人潮 羅一鈞化身「防疫隊長」

公費流感疫苗採購686萬劑 國光最多、改打3價

相關新聞

台鐵枋山至加祿電車線斷落雙向不通 啟動公路接駁

台鐵公司今天表示,下午枋山至加祿間發現電車線主吊線斷落,目前此區間路線暫時雙向不通,已立即在大武至枋寮間啟動公路接駁

賴政府執政一周年 農業部盤點農保、外銷等政策成果

賴清德總統今天就職滿一周年,農業部細數這一年來的施政成果,包含讓每一位實際從農者都能加入農保、獲新加坡同意我國生鮮豬肉進...

彰化雨彈升級大豪雨!北東飆高溫 氣象署示警馬祖今晚丹娜絲進逼

丹娜絲颱風遠離,不過,中央氣象署預報員張承傳今天表示,周五之前都是受到低壓帶和西南風影響,天氣上變得比較不穩定,尤其中南...

彰化縣大雷雨二度國家級警報響 2縣市列1、2級淹水警戒

中央氣象署再度發布彰化縣大雷雨即時訊息,持續時間至上午11時;並針對此大雷雨再度對彰化縣發布災防告警訊息(PWS)。大雷...

今起至周六留意西北雨 賈新興曝3時程環境有利颱風生成

何時環境再次有利颱風生成?台灣整合防災工程技術顧問公司總監賈新興今天在臉書及YouTube頻道「Hsin Hsing C...

出國旅遊注意!日本「1物」禁帶回台 違者最高可罰新台幣30萬

不少人到日本旅遊時,總愛在藥妝店大採購,其中「金鳥防蚊液」因高效防蚊成為熱門選項。不過近日一名在日本擔任地勤的台灣女子在Threads發文提醒,金鳥防蚊液屬於航空禁帶物品,不管是手提還是託運都無法登機,卻仍有許多旅客因不知規定,最後只能在機場無奈丟棄,浪費金錢又掃興。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