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停車場突遭陌生男挾持 她身中22刀竟靠隆乳假體奇蹟保命

獨/稱投資烏魚子、龍蝦「保證獲利」 台中漁貨商吸金12.8億

美陸軍成立250周年 川普生日閱兵將登場!各國經典閱兵式一次看

新冠病例激增近八成!上周5853人就醫 四歲童重症住院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上周新冠門急診就診5853人次,較前一周增加78%,為今年最高,但仍遠低去年同期的1萬9334人次。記者李青縈/攝影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上周新冠門急診就診5853人次,較前一周增加78%,為今年最高,但仍遠低去年同期的1萬9334人次。記者李青縈/攝影

新冠肺炎連續4周上升,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上周新冠門急診就診5853人次,較前一周增加78%,為今年最高,但仍遠低去年同期的1萬9334人次,僅約三成。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說,目前預計5、6月達高峰,但還需要持續觀察。

上周新冠併發重症新增33例及4例死亡病例;今年新冠併發重症本土病例累計203例,其中37例死亡,均以65歲以上長者及具慢性病史者為多,確定及死亡病例未接種JN.1疫苗者均達91%以上。

防疫醫師林詠青指出,重症包含1名中部4歲女童,雖然沒有特殊疾病病史,但也沒有接種過新冠疫苗。女童在4月起出現咳嗽、有痰、輕微發燒等曾到診所就醫,服用抗生素但症狀沒改善;5月初、入院前4天出現食欲、活動力下降、呼吸費力等,急診就醫發現低血氧、白血球發炎指數上升,為新冠肺炎和急性呼吸窘迫,目前住院治療中。

李佳琳說,全球目前主要流行變異株為XEC及LP.8.1。近四周國內主要流行變異株為XEC及XDV.1(各占40%),LP.8.1僅占9%。全球新冠病毒陽性率近期持平,惟東地中海、西太平洋及東南亞區近期上升,非洲區呈上下波動,其他地區則呈持平或下降;近期鄰近香港陽性率及定醫就診率持續上升,韓國陽性率略降,日本病例數則持續下降。

另,隨著疫情升溫,新冠疫苗打氣升。上周第一劑接種5731人,為六周以來新高,第2劑接種4070人,更創今年單周最高。截至今年5月4日國內新冠JN.1疫苗已累計接種208.8萬人次,全國接種率為8.7%;65歲以上第1劑及第2劑為18.1%、0.24%。

疾管署呼籲全民踴躍接種新冠JN.1疫苗,新冠疫苗仍有320萬劑供全民接種,年齡滿6個月以上均為公費新冠疫苗對象;另65歲以上長者等三族群建議間隔6個月(180天)接種兩劑、增強保護力,降低重症或死亡發生機會。

目前新冠進入流行期,預估5、6月達到高點,疾管署呼籲除了施打本季新冠疫苗外,也要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及自我防護措施,倘出現發燒或咳嗽、流鼻涕、喉嚨痛等呼吸道相關症狀,於人潮聚集且無法保持適當距離或通風不良之場所、與年長者或免疫低下者密切接觸時,建議佩戴口罩,保護自身及他人健康。

疾管署 死亡 新冠肺炎 新冠疫苗 咳嗽

延伸閱讀

麻疹群聚增2例 越南旅遊回國後傳給同事 接觸者破百人

教宗病逝曾因肺炎住院 蘇一峰:老人家5情況要警覺

今年第2起麻疹群聚 同診所就醫感染

40歲女打網購美容針中毒 自費逾22萬元救命

相關新聞

台鐵枋山至加祿電車線斷落雙向不通 啟動公路接駁

台鐵公司今天表示,下午枋山至加祿間發現電車線主吊線斷落,目前此區間路線暫時雙向不通,已立即在大武至枋寮間啟動公路接駁

賴政府執政一周年 農業部盤點農保、外銷等政策成果

賴清德總統今天就職滿一周年,農業部細數這一年來的施政成果,包含讓每一位實際從農者都能加入農保、獲新加坡同意我國生鮮豬肉進...

孕期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 恐影響胎兒腎臟健康

孕期用藥須審慎,高雄長庚醫院最新研究揭示,孕婦若於中、晚期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子女罹患慢性腎臟病的風險將顯著增加。此...

雨彈狂炸高雄水溝出現「新神獸」 大學生問:能放颱風假?

高雄從昨天深夜到今天上午遭雨彈狂炸,陸續出現道路淹積水災情,有網友駕車上班到路成泥流河,三鳳宮前的幸福川快溢出道路,高雄...

影/大雷雨南橫公路交通中斷 高市緊急宣布:桃源4里停班1校停課

高雄各地今早大雨不停,台20南橫公路勤和路段便道預警性封路,復興里以上部落交通中斷,高市府宣布,桃源區復興里、拉芙蘭里、...

全台雨勢回波圖南部一片紅 這三縣市正在下大雷雨

受蝴蝶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幾乎全台壟罩在雲雨圈中,高雄從昨深夜到清晨遭暴雨狂炸,中央氣象署今天上午持續針對高雄市、屏東縣、...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