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你放假嗎?51勞動節全解析 是否補班、薪資怎算、銀行開不開一次了解

明天就是51勞動節,根據《勞動基準法》第37條,只有受勞基法保障的勞工,可以享有這天的假期。聯合報系資料照
明天就是51勞動節,根據《勞動基準法》第37條,只有受勞基法保障的勞工,可以享有這天的假期。聯合報系資料照

5月1日是一年一度的勞動節,為表揚勞工貢獻的重要節日。儘管多數勞工都能依照《勞動基準法》休假一天,但仍有部分族群需要照常上班,而勞動節的由來為何,到底誰有資格放假,當天出勤薪資又該如何計算,聯合新聞網整理51勞動節QA問答,帶讀者一同了解自身的權益。

勞動節的由來?

勞動節的由來可以追溯到19世紀、美國工人爭取「每日八小時工作制」的運動。1886年5月1日,芝加哥舉行第一次示威,工人為了爭取合理工時發動罷工,引發警方鎮壓和激烈衝突,之後多國將這天定為勞工紀念日,象徵勞工運動的成果。而台灣則自1952年起將每年5月1日訂為「勞動節」,作為表揚勞工貢獻的重要節日。

勞動節是國定假日嗎?

《勞動基準法》第37條保障的「勞工國定假日」,並不是全民統一放假的國定假日。

勞動節誰可以放假?

根據《勞動基準法》第37條,只有受勞基法保障的勞工可以享有這天的假期。

依據《勞動基準法》第3條,勞工指的是以下產業:

•農、林、漁、牧業
•礦業及土石採取業
•製造業
•營造業
•水電、煤氣業
•運輸、倉儲及通信業
•大眾傳播業
•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之事業

通常不能放假的產業:

•沒有無固定營業地點或門牌號碼的小吃攤販,例如:辦桌的外燴或流動攤販
•醫師(公立醫院依法進用住院醫師除外)
•公私立學校編制內的老師、職員和從事教學者
•屬於個人服務業的家事服務工作者,如家教、看護等
•職業運動業的教練、球員、裁判
•國防事業(非軍職人員除外)

未來有望「全民放假」嗎?

日前有民間團體和政黨團體推動五一勞動節為全民的國定假日、全民放假,行政院長卓榮泰表態,相當願意這麼做,但仍要聽取勞資雙方意見,今年就實施或許有困難,努力明年可以達成。

勞動節放假需要補班嗎?

若你屬於勞工在勞動節本來就是放假一天,沒有所謂彈性放假的問題,因此勞動節放假並不需要補班。

今年勞動節有連假嗎?5/1連假規劃攻略

2025勞動節是在週四,沒有彈性休假,所以沒有連假,但如果禮拜五請假一天,就可以請一休四。

勞動節股市、郵局、銀行有休息嗎?

•股市在當天台股休市,不開盤、不交易,也不辦理交割作業。

•郵局在當天停止營業,除提供特定服務的郵局(如外幣兌換、集郵票品販售),其餘一律休息。

•全台銀行(包含民營及公股銀行)在勞動節當天都不營業。

勞動節上班薪資怎計算?

依照「勞動基準法」第37條規定的勞工應放假日,雇主應依法給假並給薪,若徵得勞工同意在當天出勤,工資應依法加倍發給。若事業單位違反規定,經查證屬實,將處2萬元至100萬元罰鍰,並公布事業單位或事業主名稱及負責人姓名。

以下為舉例:

•若為時薪制勞工約定五一勞動節出勤,以時薪新台幣190元計算,工作8小時就要發給3040元工資。

•若為月薪制勞工,當天只要出勤1小時就應加發一日工資,出勤第9小時起,前2小時再按平日每小時工資另加給1又1/3倍、後2小時按平日每小時工資再加給1又2/3倍。

國定假日 勞動節

延伸閱讀

鍋之亂:俗又大碗,淋著勞工血汗的牛丼定食

相關新聞

台鐵枋山至加祿電車線斷落雙向不通 啟動公路接駁

台鐵公司今天表示,下午枋山至加祿間發現電車線主吊線斷落,目前此區間路線暫時雙向不通,已立即在大武至枋寮間啟動公路接駁

賴政府執政一周年 農業部盤點農保、外銷等政策成果

賴清德總統今天就職滿一周年,農業部細數這一年來的施政成果,包含讓每一位實際從農者都能加入農保、獲新加坡同意我國生鮮豬肉進...

環境部撤銷中火1800萬罰款敗訴 台電:依法提救濟

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昨就環保署撤銷台中市環保局裁罰中火生煤使用量超標案,判台中環保局勝訴,環境部擬上訴。台中市長盧秀燕今喊話...

大雷雨轟炸新北、基隆 雙溪、坪林、石碇、石碇小心溪水暴漲

午後對流旺盛,氣象署下午針對基隆市、新北市發布大雷雨即時訊息,持續時間至晚間6時15分止。氣象署提醒,旺盛發展的對流常伴...

下班注意路況!大雷雨襲台北市大安、松山、中正等9區

受午後熱力作用影響,台北市政府下午發布大雷雨即時訊息,持續時間至17時15分,請民眾慎防淹水以及低能見度,包括台北市松山...

雨來了! 10縣市大雨特報 新竹、宜蘭小心大雷雨

午後對流雲系發展旺盛,易有短延時強降雨,氣象署表示,今天新北至新竹、南投地區及苗栗、台中、雲林、嘉義、高雄、宜蘭山區有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