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地獄」重罰挨罵 交通部小編嗆爆:難道開車會被行人撞死嗎?

為洗刷「行人地獄」惡名,交通部今年將修法加嚴車輛撞行人的懲處,最快6月實施。本報資料照片
為洗刷「行人地獄」惡名,交通部今年將修法加嚴車輛撞行人的懲處,最快6月實施。本報資料照片

為洗刷「行人地獄」惡名,交通部今年將修法加嚴車輛撞行人的懲處,最快6月實施。有網友在交通部臉書粉專留言,批「不要只想用這種方式往民眾身上拿錢」,質疑政府漠視行人違規亂象,「這部門沒有存在的必要了」。交通部粉專小編回嗆,「行人本來就是弱勢,難道你開車、騎車會被行人撞死嗎?」

一名網友在交通部臉書粉專留言,「不要只想擴大未停讓行人罰款,不要只想用這種方式往民眾身上拿錢!講的好像行人都是弱勢,離開辦公室用眼去馬路上看行人違規數!看到交通部嬉皮笑臉的按其他留言只有火大,這部門沒有存在的必要了」。交通部Tag對方回應,「行人本來就是弱勢,難道你開車、騎車會被行人撞死嗎?」

有網友將這則對話截圖,轉分享到「反攻大路」臉書社團,盛讚「這種小編麻煩多來一點」。其他網友表示,「交通部小編比交通部長還懂交通」、「原來交通部會回留言」、「終於來了一個懂事的小編」、「這肯定是交通部裡最誠實的公務員,其他公務員只會唬爛你」、「我的天有這麼棒的小編」、「與其讓小編回覆這些沒營養的留言,不如好好動動腦看看怎麼改善交通吧」、「難怪只能當小編,這種觀念在台灣注定升不上去。官感不好的小編」。

不少網友聞風到交通部粉專朝聖,卻找不到該則留言,以為交通部小編失言刪文。小編回覆,「有沒有可能是對方刪除留言串,連小編的一起消失?」

交通部3月曾召開記者會說明加重車輛撞行人的懲處,交通部長陳世凱表示,「行人在斑馬線上被車撞是國恥」,要保護行人就要有更多及更強勢的作為。未來所有駕駛人通過行穿線時都要注意,若撞傷或撞死行人,罰則將會提高。導致行人輕傷,罰則提高至1.8萬元,另吊扣駕照1至2年;若撞到行人導致重傷或死亡,罰則3.6萬,並吊銷駕照,致人死亡者,5年內不得再考照,致人重傷者4年不得再考照。

至於加嚴法制化的相關期程,陳世凱說,今年年中會有進展,罰金加重今年6或7月就可以實施,吊扣駕照及吊銷駕照相關修法,預計5月會送到行政院,並經立法院立法。

有網友在交通部臉書粉專留言,批「不要只想用這種方式往民眾身上拿錢」,質疑政府漠視行人違規亂象。交通部粉專小編回嗆,「行人本來就是弱勢,難道你開車、騎車會被行人撞死嗎?」圖/取自「反攻大路」臉書社團
有網友在交通部臉書粉專留言,批「不要只想用這種方式往民眾身上拿錢」,質疑政府漠視行人違規亂象。交通部粉專小編回嗆,「行人本來就是弱勢,難道你開車、騎車會被行人撞死嗎?」圖/取自「反攻大路」臉書社團

行人地獄 交通部長

延伸閱讀

陳世凱視察澎湖建設 指示道路設計考量觀光發展

年補3億推幸福巴士 陳世凱:2028年達鄉鄉有公車目標

決不寬貸!毒駕撞康橋學生「面臨雙重罰則」 交通部長嚴厲譴責

白沙屯媽繞境31萬人報名 台鐵運量倍增、高鐵客運接駁

相關新聞

台鐵枋山至加祿電車線斷落雙向不通 啟動公路接駁

台鐵公司今天表示,下午枋山至加祿間發現電車線主吊線斷落,目前此區間路線暫時雙向不通,已立即在大武至枋寮間啟動公路接駁

賴政府執政一周年 農業部盤點農保、外銷等政策成果

賴清德總統今天就職滿一周年,農業部細數這一年來的施政成果,包含讓每一位實際從農者都能加入農保、獲新加坡同意我國生鮮豬肉進...

環境部撤銷中火1800萬罰款敗訴 台電:依法提救濟

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昨就環保署撤銷台中市環保局裁罰中火生煤使用量超標案,判台中環保局勝訴,環境部擬上訴。台中市長盧秀燕今喊話...

大雷雨轟炸新北、基隆 雙溪、坪林、石碇、石碇小心溪水暴漲

午後對流旺盛,氣象署下午針對基隆市、新北市發布大雷雨即時訊息,持續時間至晚間6時15分止。氣象署提醒,旺盛發展的對流常伴...

下班注意路況!大雷雨襲台北市大安、松山、中正等9區

受午後熱力作用影響,台北市政府下午發布大雷雨即時訊息,持續時間至17時15分,請民眾慎防淹水以及低能見度,包括台北市松山...

雨來了! 10縣市大雨特報 新竹、宜蘭小心大雷雨

午後對流雲系發展旺盛,易有短延時強降雨,氣象署表示,今天新北至新竹、南投地區及苗栗、台中、雲林、嘉義、高雄、宜蘭山區有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