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節目罵空軍前副司令「漢奸、台奸」 于北辰判賠6位數

誤認路人是通緝犯...三重警辣椒水噴眼、辱罵 遭判降2級改敘

24藍委罷免成案 為何綠營認為徐巧芯、李彥秀機率最高

家扶兒少數位足跡調查 半數不知隱私設定位置

兒少使用網路已是日常現象,但家扶基金會最新調查顯示,有近半數兒少不知道使用網路會留下數位足跡,甚至不知道社群媒體隱私設定的位置,籲社會應更關注兒少使用網路安全。

家扶基金會今天舉行428兒保日記者會,會中公布最新「兒少網路足跡調查」報告,這項報告調查期間為去年12月26日至今年1月31日,共回收有效份數8630份,在信心水準95%、誤差值為正負1.06個百分點。

「兒少數位足跡調查」報告顯示,有83.63%兒少會在社群媒體上活動,其中國高中生比例更達9成5以上,顯見兒少使用網路已是日常現象,而在社群媒體上會PO文、轉發者,分享的內容以照片或影片最多、占62.91%。

但若問及在社群媒體或網路平台上可否公開個人資訊,卻僅50.9%兒少認為「不可以公開」,而認為「可以公開」者,以公開生日(65.68%)、自己的照片(56.54%)與姓名(45.25%)為最多;家扶表示,這類是可直接辨識的個資,一旦過度曝光,孩子動向被掌握,將招致人身安全的風險。

值得關注的是,有14.26%兒少認為在社群媒體上的內容「經刪除後不保留」,也有49.68%「不清楚」刪除後會被保留多久。

近一步詢問兒少,調查也顯示,有近半數、48.35%兒少未聽過數位足跡,或不知社群媒體或網路平台隱私設定位置、占50.16%。

家扶表示,數位足跡本難以避免,且資料已分享出去,遭截圖、備份、傳散後更難除盡,涉世未深的兒少面對無邊網海的「有心人」,安全保護只能不斷再強化。

家扶也說,值得留意的是,有43.52%家長未過問兒少社群使用狀況,且有38.49%兒少表示家長沒有聊過有關網路安全話題。

家扶基金會執行長周大堯表示,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第25號意見書提及政府及兒少照顧者,有責任提高對兒少與數位產品和服務相關機會及風險權利知識,家扶積極推動「數位安全能力促進計畫」,鼓勵各地家扶中心辦理兒少與親子課程,強化兒少網路素養、媒體識讀及自我保護能力,順應數位時代下兒少的需求。

家扶基金會今年也特別邀請亞太影后張榕容擔任愛心大使,一同響應「數位足跡大挑戰」,籲大眾一起關注數位時代下兒少保護,呼籲重視數位足跡,守護兒少網路安全。

足跡 網路 社群媒體

延伸閱讀

聞兒少網路犯罪橫行 張榕容哽咽提醒:不要亂傳照片!

吉伊卡哇樂園來了!官方無預警曝光驚喜影片 狂吸180萬粉絲朝聖

學生墜樓…校長將提前「畢業」 心碎家長力挺:校長默默做很多

金門家扶頒獎助學金 助188位學童安心求學

相關新聞

台鐵枋山至加祿電車線斷落雙向不通 啟動公路接駁

台鐵公司今天表示,下午枋山至加祿間發現電車線主吊線斷落,目前此區間路線暫時雙向不通,已立即在大武至枋寮間啟動公路接駁

賴政府執政一周年 農業部盤點農保、外銷等政策成果

賴清德總統今天就職滿一周年,農業部細數這一年來的施政成果,包含讓每一位實際從農者都能加入農保、獲新加坡同意我國生鮮豬肉進...

紅通通不代表好吃!農業部公開水蜜桃甜度密碼 3秘訣買到香甜爆汁款

夏日炎炎,正是水蜜桃盛產的季節。農業部近日特別提醒民眾,一般認為「水蜜桃紅了就代表甜」的觀念其實是錯誤的迷思,因為果皮紅潤的程度其實與品種有關,並不能作為甜度或成熟度的指標。為幫助大家挑選香甜多汁的水蜜桃,農業部貼心分享三大挑選原則,保證不挑錯。

信義區有現貨!7月10日凌晨開賣1000台Switch 2 傑仕登曝排隊規則拿好禮

任天堂最新主機Switch 2台灣將於7月10日正式開賣,不少店家、電商早前已推出預購,但沒搶到預購沒關係,首發當天還有機會拿到現貨Switch 2!任天堂台灣代理商傑仕登今(24)日宣布,7月10日深夜0點將於台北信義新天地A11「傑仕登任天堂授權商品旗艦中心」開賣Switch 2,限量1000台,還比照跨年倒數模式,邀玩家一起「倒數拿新貨」,並能拿限量好禮。

騰雲座艙便當筷子飄「綠粉」台鐵稱正常 旅客氣炸:承認有問題很難嗎

有民眾搭乘騰雲座艙並訂購台鐵便當,卻發現車勤人員提供的竹筷,包裝竹筷的塑膠套中竟充滿「綠粉」,一打開粉末就飛散出來,質疑...

曾稱霸牛排界!貴族世家撤出台北市 唯一分店6月底熄燈

創立近30年的平價連鎖牛排貴族世家,是許多人年輕時吃牛排的回憶,但後來在市場競爭下,分店陸續轉型或收攤,近日有網友在臉書...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