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超無禮店家被挖出!韓女星朝聖澎湖名店嚇到「想回家」 網怒:丟台灣人的臉

失智症新藥問世…83歲婦第一例施打 女兒:花錢延緩退化值得

咖啡廳常客注意了!專家揭最多人點的3種飲料「傷害腸道健康」

醫師協助末期病人死亡 逾86%民眾支持

台大公衛學院昨公布「醫師協助死亡」調查研究顯示,不分情境下,支持醫師協助死亡的民眾比率超過六成,學者建議社會應開啟對話與溝通。示意圖,圖中人物與新聞無關。本報資料照片
台大公衛學院昨公布「醫師協助死亡」調查研究顯示,不分情境下,支持醫師協助死亡的民眾比率超過六成,學者建議社會應開啟對話與溝通。示意圖,圖中人物與新聞無關。本報資料照片

隨醫療進步,末期病人可用維生醫療延長生命,但許多病人受病痛折磨,不少民眾倡議安樂死立法,但各界意見分歧。台大公衛學院昨公布最新「醫師協助死亡」調查研究顯示,不分情境下,支持醫師協助死亡民眾比率達百分之六十七點六,其中,以支持末期病人採醫助死亡者達百分之八十六點二最高,學者建議社會應開啟對話與溝通。

醫助死亡與安樂死均是透過致死藥物,讓受苦病人加速離世,差別是安樂死全程由醫護人員執行,醫助死亡是醫師評估後,開立合適致命藥物,病人最終須自行服用藥物,藉此減少醫師倫理疑慮。台大公衛學院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教授陳端容說,醫助死亡常僅限用於罹患末期疾病、承受無法緩解痛苦,不是醫師主動結束病人生命,而是具備決策能力的病人自主決定。

醫助死亡支持度調查設定三種情境,陳端容說,首先針對疾病末期且預期壽命有限,且病人具無法忍受痛苦,如癌症末期,高達百分之八十六點二支持可要求醫助死亡。其次,疾病非末期但無法治癒,且身上有無法忍受的痛苦,如漸凍人等罕病,支持度達百分之七十九點六。第三、病人嚴重喪失認知能力,疾病無法治癒也無改善方式,如極重度失智,支持度百分之七十二點六。

陳端容說,研究調查對象為全國三九九二名成人,醫助死亡支持較高族群,包括廿至卅九歲年輕人、男性、無宗教信仰者及照服員。她說,年輕人則多持個人主義,支持病人有自主選擇權利,但年長者及女性認為「延命是孝道」,不支持醫助死亡。無宗教信仰者相較有宗教信仰者,更傾向認同人道及自由主義,認為罹患絕症時,個人有權利決定如何死亡。

另,醫療人員基於職業倫理、法律等因素,在任何情境均不支持醫助死亡。陳端容說,受訪者僅百分之卅七點三知道病主法,且對醫助死亡較不支持,推測是病主法不允許「加速死亡」,而對「預立醫療諮商」準備度高者,對死亡臨終議題較開放,傾向支持善終自主。

「多數民眾害怕生不如死,接受善終自主,對尊嚴死態度漸趨開放。」陳端容表示,國內民意高度支持疾病末期,且無法緩解痛苦病人,有權利要求醫助死亡,建議開放社會對話。

醫師協助死亡vs.安樂死 製表/元氣中心
醫師協助死亡vs.安樂死 製表/元氣中心

醫師 病主法 死亡 安樂死

延伸閱讀

憂角色混淆!「醫助死亡」醫界反對聲大 專家:認同者再協助

憂生不如死 台大研究:逾86%民眾支持末期病人醫助死亡

館長愛犬大雄離世…曾嘆「牠殺了我一個小孩」 相伴12年含淚送別

收容所滿編快斷糧!拉拉知道自己沒人要「面壁絕食等死」懂事到讓志工心疼

相關新聞

台鐵枋山至加祿電車線斷落雙向不通 啟動公路接駁

台鐵公司今天表示,下午枋山至加祿間發現電車線主吊線斷落,目前此區間路線暫時雙向不通,已立即在大武至枋寮間啟動公路接駁

賴政府執政一周年 農業部盤點農保、外銷等政策成果

賴清德總統今天就職滿一周年,農業部細數這一年來的施政成果,包含讓每一位實際從農者都能加入農保、獲新加坡同意我國生鮮豬肉進...

2號颱風「聖帕」生成 最新路徑出爐

日本氣象廳資料顯示,2號颱風「聖帕」上午9時生成。 中央氣象署指出,由於路徑持續朝日本前進,離台灣有相當距離,對台灣沒有...

颱風季開始了?又有熱帶性低氣壓生成 路徑出爐

目前位於日本南方海面的95W增強為熱帶性低氣壓,目前持續朝西北移動,預估最快24小時內形成颱風聖帕,持續朝日本前進,對台...

出梅入夏了!未來一周高溫炎熱 七縣市明飄破36度

今天是夏至,各地都感到炎熱高溫,中央氣象署直言,由於太平洋高壓比較強,未來一周都屬於高溫炎熱天氣,高溫可達31度至36度...

環境部撤銷中火1800萬罰款敗訴 台電:依法提救濟

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昨就環保署撤銷台中市環保局裁罰中火生煤使用量超標案,判台中環保局勝訴,環境部擬上訴。台中市長盧秀燕今喊話...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