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民主黨籍州議員夫婦遭暗殺身亡 槍手冒充警察登門行凶

普亭致電川普祝生日快樂 雙方都盼結束中東衝突

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力挺邱泰源 讚開拓中醫藥新藍海

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中藥商全聯會力挺邱泰源,衛福部新增核釋藥事法第103條解釋令,有望為產業挹注新動能。記者廖靜清/攝影
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中藥商全聯會力挺邱泰源,衛福部新增核釋藥事法第103條解釋令,有望為產業挹注新動能。記者廖靜清/攝影

衛福部3月18日公告「經營中藥從業人員」的資格,新增核釋藥事法第103第2項後段「領有經營中藥證明文件之中藥從業人員,並開放中藥或藥學相關科系畢業生修畢中藥核心課程,且實習1年以上即可登記為中藥商。」新措施引發藥界反彈,認為放寬中藥販售資格會淪為「買藥像買菜」。

藥師公會主張,不論西藥還是中藥,都應該要由專業藥師管理,擔憂違法放寬中藥販售資格。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今天召開記者會,力挺邱泰源為面臨萎縮危機的國內中藥產業注入強心針,理事長詹永兆表示,中醫藥在全民健康照護體系中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疫情後發展「中西醫合作治療模式」,造福病患。

中藥商業同業公會全聯會理事長謝慶堂表示,傳統中藥產業逐漸式微,根據衛福部的統計資料,列冊中藥商自94年至108年間,從1萬585家降到7771家,降低26.58%。依此速度推估,10年內剩不到3000家,產業看不到未來,下一代接棒意願低,傳統中藥行恐面臨斷炊。

謝慶堂強調,中藥商面臨人才斷層的危機,衛福部新增核釋藥事法第103條解釋令,有望為產業挹注新動能。這項制度強調專業能力與實務歷練,且申請者須完成專業中藥核心課程35學分,涵蓋藥材鑑定、炮製加工及儲存管理、藥理基礎、法規認識與經營實務等五大領域,有助於培育新一代專才。

中藥商全聯會名譽理事長馬逸才說,過去中藥行經營者多半是學徒出身,以及師徒傳承,但現在第二、三代接班人看不到前景,無法讓家族事業延續。政府祭出止跌計畫,中醫藥產業高度支持這項政策,透過法規制度與專業人才培育雙軌並進,可保障執業權利。

中國醫藥大學中國藥學暨中藥資源學系教授暨系主任張文德表示,中藥教育是知識的傳授、文化的延續,更是產業永續發展的基石。他強調,中藥產業鏈涵蓋從前端的農業種植到後端產品製造與行銷,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專業人力投入。

中國藥學暨中藥資源學系為國內第一個、也是唯一以中藥為主的大學科系,因少子化、傳統中藥材行業式微,112年甚至決定停招。後來衛福部研議修改法規,該系改為減招,盼培育人才並延續中藥商文化。張文德說,畢業學生除了任職中藥廠、公部門,也擔任海關邊境管制,查驗攜帶入境的中藥材及中藥製劑。

張文德指出,中藥領域非常廣,人才培育的課程多元,從藥理論與應用到日常的藥膳,進行各種疾病防治和養生保健。他支持政府布建中藥人才培育藍圖政策,有助於提升中醫藥團隊的服務品質與量能,守護全民用藥安全與健康福祉。

中國醫藥大學中國藥學暨中藥資源學系教授暨系主任張文德表示,中藥產業鏈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專業人力投入。記者廖靜清/攝影
中國醫藥大學中國藥學暨中藥資源學系教授暨系主任張文德表示,中藥產業鏈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專業人力投入。記者廖靜清/攝影

衛福部 中醫 中藥

延伸閱讀

關稅議題可比照日本不在食安問題妥協? 邱泰源回應了

美豬美牛進口零關稅議題 邱泰源強調4堅持絕不改變

影/國光生技老鼠放實驗室三天 邱泰源:已派員稽查

變色疫苗、小鼠亂竄都是國光潭子廠 邱泰源上午才知情

相關新聞

台鐵枋山至加祿電車線斷落雙向不通 啟動公路接駁

台鐵公司今天表示,下午枋山至加祿間發現電車線主吊線斷落,目前此區間路線暫時雙向不通,已立即在大武至枋寮間啟動公路接駁

賴政府執政一周年 農業部盤點農保、外銷等政策成果

賴清德總統今天就職滿一周年,農業部細數這一年來的施政成果,包含讓每一位實際從農者都能加入農保、獲新加坡同意我國生鮮豬肉進...

孕期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 恐影響胎兒腎臟健康

孕期用藥須審慎,高雄長庚醫院最新研究揭示,孕婦若於中、晚期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子女罹患慢性腎臟病的風險將顯著增加。此...

雨彈狂炸高雄水溝出現「新神獸」 大學生問:能放颱風假?

高雄從昨天深夜到今天上午遭雨彈狂炸,陸續出現道路淹積水災情,有網友駕車上班到路成泥流河,三鳳宮前的幸福川快溢出道路,高雄...

影/大雷雨南橫公路交通中斷 高市緊急宣布:桃源4里停班1校停課

高雄各地今早大雨不停,台20南橫公路勤和路段便道預警性封路,復興里以上部落交通中斷,高市府宣布,桃源區復興里、拉芙蘭里、...

全台雨勢回波圖南部一片紅 這三縣市正在下大雷雨

受蝴蝶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幾乎全台壟罩在雲雨圈中,高雄從昨深夜到清晨遭暴雨狂炸,中央氣象署今天上午持續針對高雄市、屏東縣、...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