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立委鄭正鈐遭告發貪汙!疑替廠商喬事情 反要求供養助理薪資

關稅倒數!電子六傑押寶伺服器 對消費性產品態度保守

育嬰留職津貼加碼至7個月 洪申翰:下半年提修法

懶人包/失智症治療新曙光! 5QA一次看懂兩款失智新藥

新一代阿茲海默症治療藥物迎來重大突破,然而兩款新藥目前都尚未納入健保給付。圖/本報資料照片
新一代阿茲海默症治療藥物迎來重大突破,然而兩款新藥目前都尚未納入健保給付。圖/本報資料照片

隨著台灣失智症人口突破30萬人,全球醫界引頸期盼的新一代阿茲海默症治療藥物終於迎來重大突破。繼美國與日本合作開發的「樂意保(LEQEMBI)」先在2月取得藥證後,美國禮來製藥的「欣智樂(KISUNLA)」隨後也在4月正式通過審核,象徵阿茲海默症治療正式邁入「單株抗體時代」。

聯合報整理5大QA,幫助讀者快速了解這兩款藥物的適應對象、使用方式、副作用與治療效果,一次看懂失智症新藥。

Q1:失智症有藥可以使用?有哪些適應症?

A:食藥署目前核准的兩款新藥「樂意保(LEQEMBI)」與「欣智樂(KISUNLA)」皆針對早期阿茲海默症型失智症,即輕度認知障礙或輕度阿茲海默症。

兩款藥品都是限於使用在,帶有載脂蛋白Eε4對位基因異型合子者(APOE ε4),或未帶有載脂蛋白Eε4基因者 (non-carrier),若為雙帶因者則不建議使用。

Q2:失智症新藥怎麼施打?使用方式與療效比較?

A:「樂意保」每兩周靜脈注射一次,清除類澱粉後改為每月施打,可減緩病程約26%;「欣智樂」每月注射一次,類澱粉清除率約七成,可選擇停藥,病程減緩約35%。兩種藥品皆須在醫院施打,需自費做類澱粉PET掃描確認病理變化。

Q3:失智症新藥副作用有哪些?需要注意什麼?

A:兩款藥品都可能出現腦水腫(ARIA-E)、微出血(ARIA-H)等副作用,其中樂意保的藥物臨床試驗中,有26%反應輸注後,有輸注相關反應,如頭痛、發燒、寒顫、噁心等。

副作用與APOE ε4基因攜帶數量有關,雙帶因者風險較高,為降低風險,患者需在治療前接受基因檢測與影像確認,治療期間也需定期接受MRI監控,如副作用影響運動或認知功能,則需考慮停藥。

Q4:失智症新藥的藥價多少?健保會給付嗎?

A:目前兩款藥都尚未納入健保給付,國外的價格高昂,「樂意保」使用一年約要2.65萬美元(約新台幣85萬元)、「欣智樂」使用一年約3.2萬美元(約新台幣103萬元)。目前台灣臨床仍處審慎推動階段,使用須經醫師評估並自費使用。

Q5:失智新藥的運作方式是什麼?未來可能還有哪些發展?

A:這兩款藥屬單株抗體療法,目的是清除腦中累積的類澱粉蛋白,減緩神經退化。國際臨床數據顯示清除效果明確,但長期療效、最佳療程長度及停藥時機仍需更多研究。未來是否持續施打,將視病程變化及臨床指引調整。

阿茲海默症 失智症 基因

延伸閱讀

侯孝賢罹失智症2年!78歲身形消瘦 20分鐘走1.3公里

愛喝酒?專家發現腦損傷機率大增 恐致失智症

失智症名醫曹汶龍開講 治療失智症最重要的2個關鍵

聽力衰退恐加速失智症 專家:「保持溝通和幽默感」是活化大腦關鍵

相關新聞

台鐵枋山至加祿電車線斷落雙向不通 啟動公路接駁

台鐵公司今天表示,下午枋山至加祿間發現電車線主吊線斷落,目前此區間路線暫時雙向不通,已立即在大武至枋寮間啟動公路接駁

賴政府執政一周年 農業部盤點農保、外銷等政策成果

賴清德總統今天就職滿一周年,農業部細數這一年來的施政成果,包含讓每一位實際從農者都能加入農保、獲新加坡同意我國生鮮豬肉進...

阿嬤碎念不入座、遊覽車被驅離 狂美交響管樂團團長怒:不去屏東了

狂美交響管樂團14日赴屏東演藝廳首演「宮崎駿動畫配樂2」音樂會,席間兩名觀眾在遲到入場後,其中的一名女性長輩因為座位未與同行者連號,拒絕入坐,讓團長謝韋民氣到中斷表演

全身痠痛如遭輾壓…女大生因「慢性發炎」長期受苦 醫揭4元凶

一名年輕女大學生長期出現全身痠痛、無力與注意力難以集中等症狀,曾多次就醫卻遲遲無法找出病因。在長輩的建議下接受功能醫學評估後,才發現問題可能源自於體內「慢性發炎」。醫師指出,不良生活習慣如熬夜、久坐不運動與高糖飲食,都是導致慢性發炎的關鍵因素。

影/北捷板南線車門異常…調整班距 轉乘站月台爆滿人潮 民眾罵翻了

北捷板南線今早8時左右發生列車異常狀況,影響班距運行,由於正值上班及上學的尖峰時間,除了轉乘的站點的月台層塞滿人潮外,一...

要出梅了?粉專:今午後雷雨近期最旺盛 周三起進入標準夏天

今天出門要帶傘。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表示,氣象署最新預報顯示,今天台灣上空大氣環境極度不穩定,各地準備交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