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師大女足抽血換學分!教練周台英道歉 吹哨者簡奇陞:目的已達到

薇帕今晚有機會解除海警 氣象署:不排除下周再有颱風發展

海保署「SEA YOU」全國巡展今啟航 管碧玲與小嫻共倡海洋永續

海委會主委管碧玲(左四)與海洋保育大使小嫻(右四)今天一起出席海保署「SEA YOU 海洋的見證與再造」全國巡迴啟航儀式。記者王勇超/攝影
海委會主委管碧玲(左四)與海洋保育大使小嫻(右四)今天一起出席海保署「SEA YOU 海洋的見證與再造」全國巡迴啟航儀式。記者王勇超/攝影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今天在高雄捷運美麗島站舉辦「SEA YOU 海洋的見證與再造」全國巡迴啟航儀式,這是海保署首次辦理全國性巡迴展覽,9月前將巡迴高雄、桃園、台中、台北及花蓮五大場次,以海洋廢棄物的旅程為主軸,融合靜態展示與多元互動體驗,讓參觀者親自學習、實踐海洋保育理念。

今年海保署請來知名演員及主持人小嫻擔任海洋保育大使。小嫻長期熱衷戶外及水域活動,多次參與淨灘與環境倡議活動,以自身影響力推動海洋保育理念。小嫻說,看到海廢問題日益嚴重,「真的很心痛」,希望透過展覽讓大家更了解海洋廢棄物的旅程,讓大家知道可以透過減少塑膠使用,減少海洋廢棄物產生。

海委會主委管碧玲致詞時表示,去年兩次颱風導致11艘大船擱淺在海岸或在海上沉沒,海保署偕同民間的力量,來面對海洋汙染的威脅,將傷害減到最低,但直到現在,仍在應處鈺洲啟航、蘭嶼BLUE LAGOON貨輪的油汙處理,另有3艘擱淺輪船,分別在台南的凱塔輪、多芬輪,及在高雄的新利輪仍未移除,可說負擔沉重,海委會與航港局等交通單位仍全力處理中。

管碧玲以海生館展示受漁網纏繞的藍鯨骨骼標本為啟示,呼籲全民參與海洋環境保護,期盼巡迴展能喚起更多人關注海廢問題,並鼓勵透過創新回收技術與再利用機制,更特別指出本次巡迴展記者會所使用的椅子及展品皆為海廢再生製作,均顯示海洋廢棄物可轉化為有價值的資源,減少海洋環境負擔。

管碧玲也預告,海保法子法今年7月陸續到位的話,可以正式公告施行。管碧玲說,海洋環境問題需要全民參與,期盼巡迴展能喚起更多人關注海廢問題,並鼓勵透過創新回收技術及再利用機制,將海洋廢棄物轉化為有價值的資源,減少環境負擔。盼達到「潔淨海洋」與「海洋生態生物多樣性」2大目標。

海保署長陸曉筠說,這次展覽有展出許多利用海廢製成的生活用品,包括桌子、椅子、紡織衣物、文具,而且設計相當時尚,要讓大家知道海廢可以透設計變成「有價的」。

海保署說,全國巡迴展即日起揭幕,今日起至5月5日在高雄捷運美麗島站,6月10日至6月29日在桃園海螺文化園區,7月8日至7月27日在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8月5日至8月24日在台北西門紅樓,9月2日至9月28日在花蓮文化創意園區舉辦。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今天在高雄捷運美麗島站舉辦「SEA YOU 海洋的見證與再造」全國巡迴啟航儀式。記者王勇超/攝影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今天在高雄捷運美麗島站舉辦「SEA YOU 海洋的見證與再造」全國巡迴啟航儀式。記者王勇超/攝影

高雄捷運 管碧玲 廢棄物

延伸閱讀

鼓浪嶼號權宜輪離墾丁不到1海浬近岸「台灣是中國的」 管碧玲說話了

被問何時送海巡署解凍案 海委會副主委呆愣20秒答不出

海巡署3人持大陸居住證 管碧玲:已依法全部註銷

「打狗宣言」傳統生態知識結合科學 推全球海洋素養

相關新聞

台鐵枋山至加祿電車線斷落雙向不通 啟動公路接駁

台鐵公司今天表示,下午枋山至加祿間發現電車線主吊線斷落,目前此區間路線暫時雙向不通,已立即在大武至枋寮間啟動公路接駁

賴政府執政一周年 農業部盤點農保、外銷等政策成果

賴清德總統今天就職滿一周年,農業部細數這一年來的施政成果,包含讓每一位實際從農者都能加入農保、獲新加坡同意我國生鮮豬肉進...

受颱風薇帕影響 小三通金廈泉航班明天全面取消

受中度颱風薇帕外圍環流影響,金門縣港務處今日下午公告,小三通客運航線明(19)日全面停航,影響航線包含金門水頭往返廈門五...

薇帕颱風海警發布 今晚到明天距離最近

今年第6號颱風薇帕今天凌晨2時面生成,氣象署上午11時30分發布海上颱風警報。中央氣象署氣象預報中心技正謝佩芸表示,預計...

薇帕颱風環流相當寬廣 午後東半部有感 明天雨勢最猛

今年第6號颱風薇帕,今天凌晨2時在菲律賓東方海面生成,中央氣象署氣象預報中心技正謝佩芸表示,預計未來會向西北移動,通過巴...

人妻憂「先生無法斷奶影響母乳營養」 醫正經回應:記得消毒就好

近日一則關於母乳哺餵的趣味提問在網路上引發熱議,一位人妻向婦產科名醫蘇怡寧私訊詢問「老公一起吸母乳會影響母乳成分嗎?」,蘇醫師以一句「不會啊,記得乳頭消毒就好」作答,不僅讓人妻安心,也讓網友笑稱「好深奧的話題!學到知識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