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影/彰化鹿港老街濃煙彌漫!新開烘焙店火災1人灼傷 遊客驚呼疏散

夏天到!30多歲男「梅花鹿」上身 皮膚醫:天氣炎熱患者暴增

陳水扁喊「清算非對付在野最佳方式」 臉書湧網友論戰諷:該回去關了

環檢警聯跨部會科技辦案 讓跨區亂倒廢液業者無所遁形

警政署保七總隊總隊長李安淳(左起)、環境管理署長顏旭明、環境部次長沈志修、環境部長彭啓明、法務部長鄭銘謙、高檢署檢察長張斗輝、台中地檢署檢察長張介欽下午出席在環境部舉行的「跨部會合作!環檢警聯手瓦解跨區非法棄置犯罪網絡」記者會,向國人宣示,未來將以更緊密的跨部會合作,即時且有效的遏阻環保犯罪。記者蘇健忠/攝影
警政署保七總隊總隊長李安淳(左起)、環境管理署長顏旭明、環境部次長沈志修、環境部長彭啓明、法務部長鄭銘謙、高檢署檢察長張斗輝、台中地檢署檢察長張介欽下午出席在環境部舉行的「跨部會合作!環檢警聯手瓦解跨區非法棄置犯罪網絡」記者會,向國人宣示,未來將以更緊密的跨部會合作,即時且有效的遏阻環保犯罪。記者蘇健忠/攝影

為守護環境、嚴懲不肖業者非法棄置廢棄物惡行,環境部彭啓明、法務部長鄭銘謙、警政署保七總隊總隊長李安淳、環境管理署長顏旭明、環境部次長沈志修、高檢署檢察長張斗輝、台中地檢署檢察長張介欽下午出席在環境部舉行的「跨部會合作!環檢警聯手瓦解跨區非法棄置犯罪網絡」記者會,分享破案心得。

法務部部長鄭銘謙、環境部部長彭啓明共同向國人宣示,這不僅展現政府強力打擊不法的能力,未來將更緊密的跨部會合作,即時且有效的遏阻環保犯罪。透過檢警調環攜手,層層溯源抽絲剝繭並運用科技工具分析蒐證,讓違法業者無所遁形且付出慘痛代價,未來將透過聯合查緝機制,打擊不法業者,遏阻環保犯罪,以維護環境品質,實現環境正義。

此案於111年10月查獲不法業者棄置廢酸洗液後,全案迄今經台中地檢署進行4波起訴,累計已起訴37人,並查扣犯罪所得高達1.9億餘元,另由行政機關裁處不法利得3千餘萬元。

環境部表示,如廢棄物未依規定再利用致污染環境,或任意棄置有害事業廢棄物,一經查獲,最高可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1,500萬元以下罰金,並應依廢棄物清理法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負起廢棄物清理及土壤污染整治等環境復原責任。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陳祥薇是承辦此案的檢察官,特別在環境部舉行的「跨部會合作!環檢警聯手瓦解跨區非法棄置犯罪網絡」記者會上,分享跨區非法棄置案件破案心得。記者蘇健忠/攝影
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檢察官陳祥薇是承辦此案的檢察官,特別在環境部舉行的「跨部會合作!環檢警聯手瓦解跨區非法棄置犯罪網絡」記者會上,分享跨區非法棄置案件破案心得。記者蘇健忠/攝影
法務部部長鄭銘謙(右)與環境部部長彭啓明(左)一起向國人宣示,將持續透過檢警調環等跨機關聯合查緝機制,打擊不法業者,遏阻環保犯罪,以維護環境品質,實現環境正義。記者蘇健忠/攝影
法務部部長鄭銘謙(右)與環境部部長彭啓明(左)一起向國人宣示,將持續透過檢警調環等跨機關聯合查緝機制,打擊不法業者,遏阻環保犯罪,以維護環境品質,實現環境正義。記者蘇健忠/攝影

廢棄物 彭啓明 環境部

延伸閱讀

兼顧國安須保留核能 彭啓明:中央沒有非核家園的信仰

美對等關稅海嘯 彭啓明:收碳費時間不變

風電業者欲在台東開發58支陸域風機 彭啓明:不支持

黃國昌要求徹查勾結鍾文智金流 法務部長鄭銘謙:北檢已立案偵辦

相關新聞

零關稅生效 「紐乳」價格仍未降

台紐經濟合作協定今年起全面生效,紐西蘭進口液態乳零關稅來台,然而市售約一公升的紐西蘭鮮乳每瓶仍要價一二○元,業務通路價格...

台大公衛專家:3月超額死亡降 但麻疹疫情創6年新高

國內因急診壅塞,病人延後治療及新年假期等原因,2月超額死亡達29%,創新冠疫情後新高。台大公衛學院流病及預醫所教授陳秀熙...

輪班間隔短 客運違規率升至近4成

汽車客運業疲勞駕駛釀禍時有所聞,據勞動部最新公布二○二四年專案勞檢,發現汽車客運業處分率從二○二三年的百分之卅一點四,升...

監所醫療費缺口 擬挪罕病預備金

矯正機關收容人增加,許多受刑人為長刑期或高齡者,造成醫療需求增加。健保總額歷年編列用於監所醫療預算未大幅成長,去年產生二...

近5年嬰幼兒受虐增 逾8成父母下手

少子化已成國安議題,但嬰幼兒受虐比率卻逐年升高,衛福部保護司最新統計顯示,平均每年接受二千名嬰幼兒受虐通報,超過九成三為...

飲料店愛用「紐乳」 一天省千元

外國進口的長效液態乳標示爭議延燒多時,行政院食安辦日前拍板,未來只有取得鮮乳標章、CAS或產銷履歷等標章的國產乳才可標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