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緊張談判畫句點 金融時報:美國與烏克蘭簽署礦產協議

低工資、高工時 民進黨政府勞動政見 挨轟全跳票

涉吸金逃亡加拿大7年 「貴婦奈奈」今晨押解返台畫面曝

臉臭、護包、現金不放自己口袋!律師穿名牌攜女遊巴黎 靠8招安全回台

法國巴黎是熱門觀光地,但當地治安也為人詬病。巴黎示意圖,非新聞當事人。 圖/Ingimage
法國巴黎是熱門觀光地,但當地治安也為人詬病。巴黎示意圖,非新聞當事人。 圖/Ingimage

喜愛旅行的朋友,或許聽聞過不少法國巴黎等歐洲城市偷兒難防的案例。知名律師李怡貞近日剛結束巴黎旅行,她在臉書透露自己帶著女兒、穿著名牌服飾及配件在巴黎旅行,靠著以下八個旅行注意事項,讓自己和女兒在旅程中未遭受偷、搶或尾隨等意外,順利完成這趟旅行。

一、以叫車為主要交通方式

李怡貞說,一般人會覺得搭乘地鐵能省錢,但她的想法是一旦在地鐵被偷搶,損失的成本反而是高到爆炸。且因為帶著孩子,考量到換線搭乘地鐵不便,最終選擇以叫車為主要交通方式。

二、不輕易拿出手機

李怡貞說,這回旅行有使用手機背帶,不用手機時,都將手機藏在大外套裡面,路上也絕不輕易拿出手機。

三、保持臭臉、保持警戒

李怡貞認為,若臉很臭、極臭,便能嚇退結夥偷搶的一群人,只要保持警戒狀態,通常他們不太會來招惹。

四、人潮多處需護包

意識到人多時,就「護包」。

五、口袋永遠只有垃圾

六、現金藏女兒口袋

李怡貞認為,近年歐洲國家治安都有向下走的趨勢,到哪裡其實都不比台灣安全,甚至連北歐都有盜竊集團事件發生。但這些地方危險歸危險,總還是有善良的本地人在,若帶著小孩,本地人都會多些微笑相對,願意協助跟聊天,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

七、多用Apple Pay付款

李怡貞認為,若是手機被偷被搶,千萬不要浪費時間進警局,不必抱太大期望將手機找回,在旅行時也要開啟雲端自動備份,因為最珍貴的是照片,不是手機。

八、吃飯時勿鬆懈,更要護包、護手機

李怡貞說,即便到了餐廳坐下來吃飯時,也要護包、護手機,將兩樣東西都藏好。

李怡貞笑道,在旅行中也讓孩子嘗試搭乘地鐵,事前也對女兒做行前教育,提醒她要小心警戒,應該會有奇怪的人。但女兒出地鐵後卻向她說:「媽媽,確實很多奇怪的人,而且都在看妳耶」,李怡貞認為純粹是因為她被盯上,「還好我在地鐵裡臉更臭,也絕對不拿手機出來,一直180度環視掃射所有眼前的人,用眼神逼迫他們不敢跟我對到眼。」

李怡貞並另起一文建議網友若想帶小孩前往巴黎自由行,其實不必一直擔心危險,因為自助旅行本身就是一場冒險,也就是危險才好玩,呼籲如果心動就訂機票出發吧。

偷竊 出國旅遊 巴黎 搶劫 法國 自助旅行 觀光客

延伸閱讀

有錢有閒卻不愛出國旅遊?網曝「兩類人」出國不是唯一選項

小孩同學生日「送全班1人1份禮物」 律師見實際價格驚呆

被控荒淫開遊艇趴、帶妹回家 信大水泥董座反擊:家有惡妻孽子很無奈

小孩養小孩!媽媽只大自己13歲 英國女曝成長過程「很特別」

相關新聞

明天你放假嗎?51勞動節全解析 是否補班、薪資怎算、銀行開不開一次了解

5月1日是一年一度的勞動節,作為表揚勞工貢獻的重要節日。儘管多數勞工都能依照《勞動基準法》休假一天,但仍有部分族群需要照常上班,而勞動節的由來為何,到底誰有資格放假...

上路5年簽署不到1% 病主法將大翻修

涉及病人善終決定的「病人自主權利法」上路五年,迄今僅十萬三千多人簽署,簽署率約百分之○點四五,朝野立委均認為數千元諮詢費...

是你嗎!大樂透1億元頭獎1注獨得 竟開在台北有錢人最多的地方

4月財氣旺,大樂透頭獎幸運得主再增一人。台彩表示,29日晚間開獎的大樂透,頭獎獎金1億元,在台北市信義區松山路322號彬...

開幕不到1年驚傳收攤!「若櫻壽司」最終營業日是這天

日系連鎖生活雜貨品牌DON DON DONKI(唐吉訶德)旗下壽司品牌「若櫻壽司」,近日無預警宣布台北西門店最終營業日為...

影/男心跳停止5次電擊 宜蘭首例注射「預立醫囑藥物」成功救命

宜蘭年約60歲男性患者去年曾因到院前停止心跳OHCA,消防獲報到場立即進行CPR及電擊,仍無見效,千鈞一髮之際,救護人員...

28歲女業務常應酬拚酒...檢出致癌瘜肉 醫揭7危險族群

28歲廖姓女業務在公司同事邀請下,做了健康檢查,竟發現2顆可疑瘜肉。透過AI技術輔助初步辨識為腺瘤性瘜肉,後續病理報告再...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