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旬女網購美容針釀「肉毒桿菌中毒」 踩紅線最重恐挨罰1億

衛福部疾管署今公布,出現今年首例「醫源性肉毒桿菌中毒」病例,個案為40多歲女性,網購含肉毒桿菌毒素的美容針,並由賣家到府注射,後出現吞嚥困難、唾液分泌障礙、眼瞼下垂、肌肉無力及全身倦怠等症狀;食藥署指出,擅自輸入禁藥,最重可處10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台幣1億元以下罰金。
2019年以來共有8例醫源性「肉毒中毒」,其中5例與地下醫美相關。北部這名40多歲女性,3月下旬網購含肉毒桿菌毒素的美容針,並由賣家到府在臉頰額頭注射,3天後發病出現吞嚥困難、唾液分泌障礙、眼瞼下垂、肌肉無力及全身倦怠等症狀,隔日就醫,發病第6天又因呼吸困難插管使用呼吸器住加護病房,通報肉毒桿菌中毒,並自費使用22萬的抗毒素治療。該個案為今年首例醫源性肉毒桿菌中毒通報,也是首例自費使用抗毒素。
開業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說,施打肉毒桿菌等侵入性治療,用於包括抬頭紋、魚尾紋、咀嚼肌等的處置,屬於醫療行為,要由合格、有經驗的醫師進行,因為每個部位需要注射的劑量、稀釋的比例等都要注意,產品本身當然也要取得食藥署的核准、取得使用字號才能使用。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理事、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廖怡華說,打一次肉毒桿菌約可持續4至6個月。先前曾碰過移工「打壞了」來就診,因為使用了品質不良的肉毒桿菌,一問之下才知道,是到同鄉間「食好鬥相報」的沙龍做美容,因為使用成分不明的產品,開刀後竟取出奇怪的顆粒;且不只用了劣質品,這類到家施打本就違反醫療法規。
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說,這些藥品如果是未經核准而擅自輸入的藥品,屬於禁藥,輸入禁藥涉違反藥事法第82條規定,可處10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台幣1億元以下罰金;若明知為禁藥,而販賣或意圖販賣而陳列者,涉違反藥事法第83條規定,可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台幣5000萬元以下罰金。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說,醫源性肉毒桿菌中毒,是指為美容或是醫療用途而人為注射肉毒桿菌毒素引起;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一般用在美容或是醫療用途的劑量,皆遠低於中毒劑量,因此幾乎不會中毒,但若是使用來源不明的肉毒桿菌毒素,仍可能發生;國內自2019年以來累計8例醫源性肉毒桿菌中毒個案均與醫學美容有關,其中5起和地下醫美有關。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