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債蛙不畏套牢持續加碼!他驚呼「果然是散戶精神」 股民讚:爽爽領息

北市議員林亮君曝遭以裸照恐嚇5萬美金 警確認訊息來源

陸軍添無人機反制系統 美獨角獸壓境台廠提質疑掀話題

機車路權團體怒駕照考訓會議遭獨漏 將號召300人公路局抗議

交通部預計4月25日下午邀集學者及民間團體召開會議,針對「精進駕照考前、中、後相關制度意見交流」進行討論,卻未邀台灣機車路權促進會,促進會不滿揚言當天將號召300人於公路局抗議。圖/取自「企鵝交通手札」臉書粉絲團
交通部預計4月25日下午邀集學者及民間團體召開會議,針對「精進駕照考前、中、後相關制度意見交流」進行討論,卻未邀台灣機車路權促進會,促進會不滿揚言當天將號召300人於公路局抗議。圖/取自「企鵝交通手札」臉書粉絲團

交通部預計4月25日下午邀集學者及民間團體召開會議,針對「精進駕照考前、中、後相關制度意見交流」進行討論,但公路局卻以「駕照考訓制度與機車團體關聯性低」為由,獨漏台灣機車路權促進會,該促進會無法接受,痛批「難道未來機車不用考照嗎?」預計當天將號召300人至公路局門口抗議。

公路局回應,4月25日會議聚焦邀請關心行人安全議題的團體,公路局規畫於5月再邀請機車路權團體,包含台灣機車路權促進會等其他路權相關團體,召開相關議題意見交流會議溝通,均會廣納各界意見進行討論。

交通部25日將邀多位專家學者及民間團體,包含中華民國汽車駕駛教育學會、台灣安全駕駛監督聯盟、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下一代人本交通促進會、台南市與桃園市人本交通促進會、高雄市行人路權促進會、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台灣交通安全協會、還路於民行人路權促進會,共同交流精進駕照考訓相關制度。

台灣機車路權促進會理事黃柏岳說,前兩天友會及行人團體陸續收到公路局開會通知,預計4月25日開駕照制度精進交流會,受邀名單有7個行人團體,還有汽車駕駛教育協會、台灣安全駕駛監督聯盟等,唯獨他們未受邀。

黃柏岳表示,精進考照制度涉及層面廣,所有用路人包含汽車駕駛、機車騎士、行人等,都是利害關係人,行人也不用考駕照卻受邀,需要考駕照的機車團體卻沒有受邀。

促進會不解被獨漏,因此請立委林月琴辦公室協助詢問,結果竟然得到「駕照考訓制度與機車團體關聯性較低」這個驚人回應。

長期關注交通安全的臉書粉絲團「企鵝交通手札」也發文痛批,公路局找了7個行人團體,結果真正需要考駕照,甚至有了駕照需要回訓的機車用路人,卻是一個團體或協會都沒邀請,「這不明擺著告訴大家,以後機車不用考駕照嗎?」

黃柏岳說,無法接受公路局這個說法,認為相當不合理也很荒謬,既然公路局不邀請他們,他們就自己申請路權去公路局「一起學術研討」,預估將有近300人參與陳抗。

黃柏岳說,目前機車考照只有場地內路考,沒有包含實際道路駕駛,但道路上常會遇到突發狀況,因此盼未來駕照制度能把道路環境及駕駛人教育做好,像是研議道路駕駛路考、駕駛人定期回訓制度等。

駕照 路權 行人

延伸閱讀

6旬男職業貨車駕照路考塞錢賄賂遭拒 嘉院判3月

清明連假最後1天 返工作地車潮湧現…省道易壅塞路段曝

連假尾聲17處省公路易塞 大甲媽遶境路線啟動交通管制

蘇花路廊南下破萬輛塞爆 公路局籲用路人晚點再到花蓮

相關新聞

台鐵枋山至加祿電車線斷落雙向不通 啟動公路接駁

台鐵公司今天表示,下午枋山至加祿間發現電車線主吊線斷落,目前此區間路線暫時雙向不通,已立即在大武至枋寮間啟動公路接駁

賴政府執政一周年 農業部盤點農保、外銷等政策成果

賴清德總統今天就職滿一周年,農業部細數這一年來的施政成果,包含讓每一位實際從農者都能加入農保、獲新加坡同意我國生鮮豬肉進...

出梅入夏了!未來一周高溫炎熱 七縣市明飄破36度

今天是夏至,各地都感到炎熱高溫,中央氣象署直言,由於太平洋高壓比較強,未來一周都屬於高溫炎熱天氣,高溫可達31度至36度...

環境部撤銷中火1800萬罰款敗訴 台電:依法提救濟

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昨就環保署撤銷台中市環保局裁罰中火生煤使用量超標案,判台中環保局勝訴,環境部擬上訴。台中市長盧秀燕今喊話...

大雷雨轟炸新北、基隆 雙溪、坪林、石碇、石碇小心溪水暴漲

午後對流旺盛,氣象署下午針對基隆市、新北市發布大雷雨即時訊息,持續時間至晚間6時15分止。氣象署提醒,旺盛發展的對流常伴...

下班注意路況!大雷雨襲台北市大安、松山、中正等9區

受午後熱力作用影響,台北市政府下午發布大雷雨即時訊息,持續時間至17時15分,請民眾慎防淹水以及低能見度,包括台北市松山...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