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死亡率連9年下降 醫:「這二因素」是最大關鍵

根據衛福部「112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癌症已連續42年居十大死因首位,112年癌症死亡人數5萬3126人,其中,肺癌占了1萬348人。國健署癌症防治組 組長林莉茹表示,肺癌死亡率已連9年下降,其原因為「早期診斷」,早期(0+1期)患者的5年存活率可達9成。
林莉茹指出,國健署自111年7月1日起,開辦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肺癌篩檢,計畫成效顯著,確實有助於早期發現肺癌。截至113年12月31日止,全國已有15萬8937位民眾接受檢查,並找出1957名確診肺癌個案,其中早期(0+1期)個案共有1621人,占了83%。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肺癌是全球癌症死因第一位,亦是台灣癌症死因第一位。林莉茹說,肺癌個案的死亡率高、存活率低,主要與診斷的期別有關。近年來,國人吸菸率下降、推廣低劑量電腦斷層、治療方式進步,均是死亡率連9年下降的原因。
台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醫學影像部教授張允中認為,肺癌死亡率連9年下降可歸於早期發現、晚期治療藥物多元,延長存活期。他強調,如果能在早期發現癌症,大多癒後良好,治癒率相當高,也可以省下大筆治療費用。
醫藥科技不斷進步,晚期肺癌治療選項包含化療、放療、標靶治療以及新興免疫治療等。張允中說,新型藥物惠及更多患者,維持生活品質也大大提升存活期。他強調,治療武器多元,還是要著重預防、篩檢;LDCT是目前唯一具國際實證,可以早期發現肺癌的篩檢工具,政府已經擴大篩檢服務對象,符合資格者應安排檢查。
張允中提醒,造成肺癌的原因很多,包含菸害、空汙、職場及居家環境暴露、肺癌家族病史等。日常應做好自我防護,杜絕二手菸、室內外空氣汙染物,多留意空氣品質監測網的數值。只要空氣品質不佳,應戴口罩、打開空氣清淨機,減少空汙暴露。
林莉茹呼籲,政府自今年起,擴大肺癌篩檢服務對象,有以下任一肺癌風險因子且具健保身分之民眾,每二年1次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即可,非高風險者建議須經醫師評估是否需要篩檢為宜。
1.具肺癌家族史:45至74歲男性或40至74歲女性,且其有血緣關係之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之民眾。
2.重度吸菸者:50至74歲吸菸史達1包/天-20年以上,仍在吸菸或戒菸未達15年之重度吸菸者。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