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MLB/大谷1打點…道奇吞惡夢6連敗 羅哈斯:真的很痛

刑事局南打大隊長徐宏杰涉貪 士檢50萬交保…畫面曝光

夏天在家沒辦法吹冷氣或電扇怎麼辦?家政顧問教3個降溫撇步

肺癌死亡率連9年下降 醫:「這二因素」是最大關鍵

國健署表示,肺癌個案的死亡率、存活率主要與診斷的期別有關,民眾定期健康檢查,符合免費篩檢資格者,應善用資源。本報資料照片
國健署表示,肺癌個案的死亡率、存活率主要與診斷的期別有關,民眾定期健康檢查,符合免費篩檢資格者,應善用資源。本報資料照片

根據衛福部「112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癌症已連續42年居十大死因首位,112年癌症死亡人數5萬3126人,其中,肺癌占了1萬348人。國健署癌症防治組 組長林莉茹表示,肺癌死亡率已連9年下降,其原因為「早期診斷」,早期(0+1期)患者的5年存活率可達9成。

林莉茹指出,國健署自111年7月1日起,開辦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肺癌篩檢,計畫成效顯著,確實有助於早期發現肺癌。截至113年12月31日止,全國已有15萬8937位民眾接受檢查,並找出1957名確診肺癌個案,其中早期(0+1期)個案共有1621人,占了83%。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肺癌是全球癌症死因第一位,亦是台灣癌症死因第一位。林莉茹說,肺癌個案的死亡率高、存活率低,主要與診斷的期別有關。近年來,國人吸菸率下降、推廣低劑量電腦斷層、治療方式進步,均是死亡率連9年下降的原因。

台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醫學影像部教授張允中認為,肺癌死亡率連9年下降可歸於早期發現、晚期治療藥物多元,延長存活期。他強調,如果能在早期發現癌症,大多癒後良好,治癒率相當高,也可以省下大筆治療費用。

醫藥科技不斷進步,晚期肺癌治療選項包含化療、放療、標靶治療以及新興免疫治療等。張允中說,新型藥物惠及更多患者,維持生活品質也大大提升存活期。他強調,治療武器多元,還是要著重預防、篩檢;LDCT是目前唯一具國際實證,可以早期發現肺癌的篩檢工具,政府已經擴大篩檢服務對象,符合資格者應安排檢查。

張允中提醒,造成肺癌的原因很多,包含菸害、空汙、職場及居家環境暴露、肺癌家族病史等。日常應做好自我防護,杜絕二手菸、室內外空氣汙染物,多留意空氣品質監測網的數值。只要空氣品質不佳,應戴口罩、打開空氣清淨機,減少空汙暴露。

林莉茹呼籲,政府自今年起,擴大肺癌篩檢服務對象,有以下任一肺癌風險因子且具健保身分之民眾,每二年1次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即可,非高風險者建議須經醫師評估是否需要篩檢為宜。

1.具肺癌家族史:45至74歲男性或40至74歲女性,且其有血緣關係之父母、子女或兄弟姊妹經診斷為肺癌之民眾。

2.重度吸菸者:50至74歲吸菸史達1包/天-20年以上,仍在吸菸或戒菸未達15年之重度吸菸者。

死亡率 癌症 肺癌

延伸閱讀

🎧|2025癌症論壇/罹患「這種」早期肺癌,癌症復發、轉移風險較高

「蝙蝠俠」方基墨逝世…曾罹喉癌 醫曝患者多有2症狀

癌藥基金上路 晚期肺腺癌病友仍無藥用 病團籲加速納保

74歲翁陪妻看診「順道」接受肺癌篩檢 確診為二期腺癌

相關新聞

台鐵枋山至加祿電車線斷落雙向不通 啟動公路接駁

台鐵公司今天表示,下午枋山至加祿間發現電車線主吊線斷落,目前此區間路線暫時雙向不通,已立即在大武至枋寮間啟動公路接駁

賴政府執政一周年 農業部盤點農保、外銷等政策成果

賴清德總統今天就職滿一周年,農業部細數這一年來的施政成果,包含讓每一位實際從農者都能加入農保、獲新加坡同意我國生鮮豬肉進...

崩潰!清水服務區遭檢舉清潔員「拿拖把擦桌子」 統一超商回應了

「全台最美服務區」去年與全台消費者正式見面後,立刻受到每天數以萬計過往遊客的青睞,但是日前有民眾拍下,清潔人員竟用拖把拖...

快訊/台鐵二水林內段路基流失雙線不通 數百乘客遊覽車接駁

雲林縣今日上午11時開始豪雨不斷,台鐵二水到林內間(K255+200)受豪大雨影響,下午路線掏空造成雙線不通,下午3時在...

比藥物更有效!醫曝每天「1動作」促進身體代謝 抗癌又控糖

「冷到發抖,讓身體吃點苦」可能成為控糖抗癌新關鍵。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近日在臉書發文,引述最新研究指出:讓身體冷一點、抖一下,竟可能啟動身體代謝系統,喚醒棕色脂肪,讓細胞重新學會「怎麼用糖、怎麼省糖」,不只能降血糖、降血壓,甚至能讓癌細胞「餓死」。

彰化雷雨交加多處淹水 氣象署曝原因:西南風+低壓帶輻合影響

丹娜絲颱風遠離,但彰化今早卻出現驚人雨勢,多個鄉鎮都被列入淹水一級警戒。中央氣象署表示,受到西南風影響,加上大低壓帶輻合...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