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Albee不忍了!否認介入賀瓏、天殘「沒對不起任何人」 揭2人真實關係

監軍?柯文哲政治獻金案小草沒旁聽 「心靈秘書」獨坐作筆記

怒控伊朗違反停火!以色列防長下令「強硬反擊」 德黑蘭否認發射飛彈

可口可樂2025最潮喝法!循環杯新選擇,外帶更便利

循環杯正成為外帶飲品新趨勢!「可口可樂台灣分公司」再度攜手麥當勞,於今年4月推出「來麥當勞借循環杯 ,請你可口可樂®喝一杯」活動,鼓勵消費者體驗循環杯「甲地借、乙地還」的便利新生活,並有機會抽中可口可樂2025年台灣限量獨家循環杯。讓你暢飲可口可樂®,循環有態度!

隨著設有「好盒器」循環杯租借站的麥當勞門市擴增,從去年的46家擴展至今,全台有126家,在麥當勞使用循環杯喝飲料更加好借好還。(詳請見麥當勞設有循環杯站點) 此外,於麥當勞門市租借的循環杯也可至全台「好盒器」還杯站點歸還,不限原借杯門市,「好盒器」的全台各式商家合作站也已高達418個 (好盒器全台合作站點),讓消費者能輕鬆在不同地點多加利用,提升外帶飲品便利性。

圖/可口可樂提供
圖/可口可樂提供

預備備!4月「來麥當勞借循環杯 ,請你可口可樂®喝一杯」

今年4月23日起至5月21日止,消費者在麥當勞店內購買飲料並借用好盒器循環杯,歸還後即可於循環杯帳號上獲得一張免費可口可樂兌換券,並參加2025限量獨家循環杯抽獎活動,邀請大家用循環杯喝可樂,有態度更添樂趣。

此外,針對消費者關心的衛生問題,「好盒器」循環杯與全台餐飲店家合作,容器材質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清潔流程並依循衛福部食藥署「餐具清洗良好作業指引」,每季更委由SGS檢驗,確保消費者使用安心無虞。

圖/可口可樂提供
圖/可口可樂提供

可口可樂支持循環杯使用,提供飲品更多選擇

可口可樂支持「重複利用取代一次性使用」的概念,產品包裝亦逐步納入循環再利用思維,引入再生材料使用,例如旗下鹼性水品牌「bonaqua®怡漾」,為全台第一個100%食品級再生塑料(rPET)瓶身,且移除瓶身標籤,更加提升回收便利性。同時,「可口可樂」和「雪碧」的主要包裝規格也已採用一定比例食品級再生塑料製造,公司未來將持續擴展再生材料的應用品項,探索更多飲品包裝做法。

可口可樂台灣分公司與麥當勞連續第三年合作,共同推動循環杯以及重複使用的概念。今日大家對共享單車習以為常,也熟悉在餐飲店常見的重複填充玻璃瓶包裝,相信逐漸普及的循環杯可與消費者一起創造循環和重複使用的更大效益。

「來麥當勞借循環杯 請你可口可樂®喝一杯」共同響應循環杯活動:
■ 活動時間: 4月23日起至5月21日;兌換時間至5月31日
■ 活動內容:活動期間首次至提供循環杯服務之麥當勞餐廳,借用好盒器循環杯購買飲品,並在期限內歸還循環杯者,即可於好盒器LINE獲得麥當勞中杯可口可樂®免費兌換券乙張,(須使用於麥當勞櫃台借用之循環杯兌換),同時獲得可樂限量商品抽獎機會。提供循環杯租借服務麥當勞餐廳列表:https://www.mcdonalds.com/tw/zh-tw/whats-hot/2022ReusableCup.html

相關新聞

大阿里山烏龍茶競賽比拚 青農李柏蒼奪冠將拚全國賽

嘉義縣番路鄉農會舉辦大阿里山茶區清香烏龍茶競賽,茶農比拚製作半球型包種茶,從室內萎凋、攪拌、炒菁,再到團揉全程純手工,最...

1週無新發現海漂豬 金門豬肉輸台解禁

金門14日發現1隻漂豬屍體,檢驗出非洲豬瘟病毒;農業部17日公告,暫停金門豬隻及產品輸往台灣及其他離島至少1週。農業部今...

空汙易誘發失智 醫界、環團盼加強監控

「空汙恐與失智等慢性疾病有高度相關,政府應加強監測,以改善空氣品質!」環團與醫生24日一同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在預防慢性病的策略中,應加強空污防治。醫生巫錫霖強調,空汙與多項慢性病有關,健空盟創會理事

土城醫院也開打 76歲極輕度阿茲海默症 打首劑失智新藥

全台失智新藥開打,不少患者於新藥未正式在台上市前,已主動至神經內科諮詢,盼有機會延緩病情。新北市立土城醫院今天下午也替一...

整理包/1000元客家幣7月發放!看懂領取資格、時間、流程 加碼先搶先贏

政府發錢了!為推動客家文化發展,客委會宣布7月起發放28萬份面額1000元的客家幣,提供18歲至49歲、符合資格的民眾領取。誰符合資格、該如何申請、何時開始登記、領取後又該如何使用?《聯合新聞網》整理

不靠藥跟保健品!腸癌男靠「3喝水習慣」狀態大改善 醫都喊神奇

光是改變喝水方式,就可能帶來驚人的健康改善!一名大腸癌患者在手術後接受化療期間,沒有更換藥物,也未服用任何保健品,單靠調整喝水習慣,體力便明顯提升。林口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廖繼鼎分享,患者依照建議「不猛灌水、不喝冰水、規律補充常溫水」,不僅擺脫長期便祕與口腔破皮,連整體精神狀態也大幅改善,讓他直呼「太神奇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