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4個月內釀2新生兒死亡 陳秀熙:對腸病毒不可掉以輕心

近期台灣腸病毒疫情呈下降趨勢,就診人次將至每周萬人以下。不過,台大公衛學院流病及預醫所教授陳秀熙點出,2025年開年至今,已累計3例腸病毒重症個案,其中2例死亡個案,均為未滿月新生兒,重症人數雖不多,比率卻高於2021年至2024年同期,「這非常嚴重」,民眾不可掉以輕心,尤其兒童患者,家長應對併發症提高警覺。
3位腸病毒重症個案,均感染「伊科病毒11型」。根據衛福部疾管署資料,伊科病毒11型與常見的腸病毒71型不同,常導致患者肝炎或心肌炎,早期常以非特異性症狀表現,且嚴重感染者病程變化快速,建議臨床醫師24小時內應密切監測患者發炎指數、血小板及血紅素等數值,有重症疑慮病嬰,常須使用生命支持設備,建議轉診至醫學中心。
陳秀熙表示,台灣兒科醫療發展良好,與國際各國相比,不常出現新生兒死亡個案,但光是腸病毒就已造成今年2位新生兒死亡,可見腸病毒對新生兒威脅不容忽視,臨床醫師及家長,都應對併發重症提高警覺,民眾平常也要保持洗手習慣,即使天冷也要注意個人手部及環境衛生,落實防疫文明,減少病毒危害。
另,日本諾羅病毒疫情通報病例達10年高峰,至2025年3月中旬,累計病例數近3萬5千例。陳秀熙表示,相關個案也集中於嬰幼兒及學齡兒童族群,諾羅病毒傳播迅速,只要有幾顆病毒就會造成感染,以美國為例,諾羅病毒每年造成約900人死亡,日本疫情擴大與國內外旅遊有關,且目前諾羅病毒無疫苗可打,建議前往日本旅遊且攜帶幼兒的民眾,務必加強防範。
【2025報稅季來了】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