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張廖萬堅敏感時機遭爆料 首任運動部部長李洋呼聲高

台股下跌66點收22,362點 台積電收平盤1,080元

更新!大罷免案立委「十大聲量榜」 換3人進榜

十年後又現腸病毒克沙奇B5死亡案例 一歲男童發病6天亡

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幼童返家或進食前,皆須確實以「濕、搓、沖、捧、擦」5步驟以肥皂正確勤洗手。本報資料照片
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幼童返家或進食前,皆須確實以「濕、搓、沖、捧、擦」5步驟以肥皂正確勤洗手。本報資料照片

相隔十年,首見感染腸病毒克沙奇病毒B5型死亡個案。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指出,南部一歲多男童在3月上旬開始有發燒及呼吸道症狀,2天後出現抽搐及意識不清等症狀,赴急診就醫診斷為急性腦炎,收住兒科加護病房治療,後續因腦炎病況快速變化,於發病第6天不幸死亡。

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近期國內整體腸病毒疫情處低點,0至2歲嬰幼兒腸病毒就診人次也處低點,並未上升。據統計,自從2012年起克沙奇B5重症累計8例,其中2例死亡,前一例發生在2015年。羅一鈞說,克沙奇B5為較少見的腸病毒型別,該個案為今年首例克沙奇病毒B5感染併發重症,目前疫調中尚無法確定感染來源。

羅一鈞表示,今年累計4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包含3例死亡,分別感染伊科病毒11型3例及克沙奇B5型1例,其中2例為出生未滿1個月新生兒。 腸病毒死亡案例五年同期新高,往年僅0至2例,要嚴密監測疫情變化並提高警覺。近四周實驗室監測顯示腸病毒以克沙奇A16型為多,其次為伊科病毒11型及克沙奇A6型,與其他多型別腸病毒。

2021年至2024年累計腸病毒重症病例,分別為0、3、11、12例,其中個案感染年齡未滿1歲,分別有0、1、4、8例,請民眾留意新生兒及幼童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

羅一鈞指出,清明假期將至,民眾出遊交流機會增加,容易造成疾病傳播,腸病毒的傳染力強,尤以家庭、人與人互動頻繁的場所最容易傳播,感染腸病毒幼童應在家休息並避免與其他幼兒接觸,防範交叉感染。

他也提醒家長及教托育人員,特別留意幼兒健康情形及衛生習慣,注意居家及教托環境通風及定時清潔消毒,並教導幼童出入安親班、托兒所、室內兒童樂園等與人互動頻繁的場所、返家或進食前,皆須確實以「濕、搓、沖、捧、擦」5步驟以肥皂正確勤洗手,落實生病應在家休息,以確保自身、同學及周遭親友的健康。

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請注意觀察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如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

死亡 羅一鈞 腸病毒

延伸閱讀

新冠口服藥Xocova使用對象拍板 12歲以上輕症有條件使用

下周二起長者、免疫低下等3族群 可打第二劑新冠疫苗

流行疫情雙降急診壅塞緩解? 羅一鈞:流感、諾羅降2成

羅一鈞爭取疾管署預算遭罵 王必勝憶往事:他是我們的守護神

相關新聞

台鐵枋山至加祿電車線斷落雙向不通 啟動公路接駁

台鐵公司今天表示,下午枋山至加祿間發現電車線主吊線斷落,目前此區間路線暫時雙向不通,已立即在大武至枋寮間啟動公路接駁

賴政府執政一周年 農業部盤點農保、外銷等政策成果

賴清德總統今天就職滿一周年,農業部細數這一年來的施政成果,包含讓每一位實際從農者都能加入農保、獲新加坡同意我國生鮮豬肉進...

彰化雷雨交加多處淹水 氣象署曝原因:西南風+低壓帶輻合影響

丹娜絲颱風遠離,但彰化今早卻出現驚人雨勢,多個鄉鎮都被列入淹水一級警戒。中央氣象署表示,受到西南風影響,加上大低壓帶輻合...

彰雲投國家級警報響!大雷雨警戒熱區擴大 中南部6縣市慎防致災淹水

中央氣象署發布大雷雨即時訊息,警戒區域:嘉義縣、雲林縣、南投縣、台中市、彰化縣、嘉義市,持續時間至下午2時30分;慎防劇...

強烈雷雨帶往雲林南投移動 彰化5地累積雨量破212毫米

「彰、雲、投,慎防劇烈降雨」。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表示,強烈雷雨帶正往雲林、南投移動中,留意致災性的劇烈降...

彰化雨彈升級大豪雨!北東飆高溫 氣象署示警馬祖今晚丹娜絲進逼

丹娜絲颱風遠離,不過,中央氣象署預報員張承傳今天表示,周五之前都是受到低壓帶和西南風影響,天氣上變得比較不穩定,尤其中南...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