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攻台先占澎湖?國安高層不服的漢光兵推 美軍竟認同

蝴蝶不侵台、熱低已消失 專家曝豪大雨狂炸南部原因

當「手機先吃」潮流當道 個性化餐廳成Z世代新飲食宣言

中原文創園區賞陶藝109作品 周末限定野餐活動

桃園市中原文創園區陶異星漫遊陶藝展至5月11日開展,展出109件作品。記者翁唯真/攝影
桃園市中原文創園區陶異星漫遊陶藝展至5月11日開展,展出109件作品。記者翁唯真/攝影

桃園市中原文創園區陶異星漫遊陶藝展至5月11日開展,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表示,今年特展特別選在兒童節前夕開幕,希望藉由揉合童趣與藝術,顛覆傳統陶藝展形式,並以外星人的視角探索地球上陶藝創作之美。期許透過這個展覽,讓陶藝更加貼近你我的日常生活,並因為「陶」而在「桃園」彼此結緣。

蘇說,陶藝原本是生活的一部分,隨著工業化與塑膠製品的普及,陶瓷製品逐漸被取代,與大眾的距離也愈來愈遠。本次展覽透過輕鬆有趣的方式,重新喚起人們對陶藝的認識與喜愛,這次不僅是一場藝術展,更是一場生活的革命,讓陶藝回到我們的日常中。

蘇也分享自身的收藏經歷,提到藝術早已融入我們的日常,只是我們習以為常,而忽略了它的存在。

蘇強調,本次的展覽彷彿國家交響樂團的音樂家演奏宮崎駿動畫音樂,在高度專業的藝術創作中,融入親民、童趣的元素,讓更多人能夠親近陶藝,感受其中的魅力。期望透過這次展覽,讓民眾重新認識並欣賞陶藝之美,讓這項傳統工藝持續在生活中發揮影響力。

中原文創園區總監游冉琪表示,本次展覽從陶瓷工藝延伸至宇宙想像,帶領觀眾透過藝術視角探索陶瓷的多重可能性。本次展覽共展出109件作品,來自60組陶藝家與參展團隊,涵蓋藝術陶瓷、日用陶瓷、工業陶瓷、精密陶瓷及醫療陶瓷,顛覆傳統對陶瓷的刻板印象。

文化局表示,此次陶異星漫遊透過繪本形式,使觀眾更輕鬆地認識陶瓷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展覽期間還規劃多場動態活動,包括每週舉辦的「陶趣生活市集」、週末限定的「陶之邀邀野餐日」及「覓市陶脫探索日」等,提供民眾多元的陶藝體驗,感受這場結合藝術與生活的奇妙旅程。

桃園市中原文創園區陶異星漫遊陶藝展至5月11日開展,展出109件作品。記者翁唯真/攝影
桃園市中原文創園區陶異星漫遊陶藝展至5月11日開展,展出109件作品。記者翁唯真/攝影
桃園市中原文創園區陶異星漫遊陶藝展至5月11日開展,展出109件作品。記者翁唯真/攝影
桃園市中原文創園區陶異星漫遊陶藝展至5月11日開展,展出109件作品。記者翁唯真/攝影
桃園市中原文創園區陶異星漫遊陶藝展至5月11日開展,展出109件作品。記者翁唯真/攝影
桃園市中原文創園區陶異星漫遊陶藝展至5月11日開展,展出109件作品。記者翁唯真/攝影
桃園市中原文創園區陶異星漫遊陶藝展至5月11日開展,展出109件作品。記者翁唯真/攝影
桃園市中原文創園區陶異星漫遊陶藝展至5月11日開展,展出109件作品。記者翁唯真/攝影

陶藝 桃園

延伸閱讀

近5年護理人員流失率數據被下架 蘇俊賓:關鍵資訊應公布

桃市消防局指揮中心小隊長 值勤突昏倒同事忙搶救仍不治

環工博士畢業 桃園新任環保局長顏己喨今宣示就職

朱立倫遭嗆下台 蘇俊賓:國民黨需要戰鬥藍而非內鬥藍

相關新聞

台鐵枋山至加祿電車線斷落雙向不通 啟動公路接駁

台鐵公司今天表示,下午枋山至加祿間發現電車線主吊線斷落,目前此區間路線暫時雙向不通,已立即在大武至枋寮間啟動公路接駁

賴政府執政一周年 農業部盤點農保、外銷等政策成果

賴清德總統今天就職滿一周年,農業部細數這一年來的施政成果,包含讓每一位實際從農者都能加入農保、獲新加坡同意我國生鮮豬肉進...

影/大雷雨南橫公路交通中斷 高市緊急宣布:桃源4里停班1校停課

高雄各地今早大雨不停,台20南橫公路勤和路段便道預警性封路,復興里以上部落交通中斷,高市府宣布,桃源區復興里、拉芙蘭里、...

全台雨勢回波圖南部一片紅 這三縣市正在下大雷雨

受蝴蝶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幾乎全台壟罩在雲雨圈中,高雄從昨深夜到清晨遭暴雨狂炸,中央氣象署今天上午持續針對高雄市、屏東縣、...

飛釜山航班疑降錯跑道 華航致歉並自主調查 

前機師詹姆士(王天傑)昨晚在直播時表示,華航CI186台北桃園-釜山昨天在降落釜山機場時,降錯跑道。華航今天證實,CI1...

熱帶性低氣壓增強!明接近台灣 恐出現8至10級強陣風

菲律賓東方海面熱帶擾動於今晚8時已增強為熱帶性低氣壓(TD),中央氣象署表示,熱帶性低氣壓明天白天將接近台灣東半部近海並...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