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患生活習慣諮商比率低 健康存摺將納AI衛教助理

慢性病患接受生活習慣諮商比率低,衛福部健保署長石崇良說,預計下半年推出「AI衛教小助理」,藉生成式人工智慧(AI)強化民眾衛教,幫助改變生活型態。本報資料照片
慢性病患接受生活習慣諮商比率低,衛福部健保署長石崇良說,預計下半年推出「AI衛教小助理」,藉生成式人工智慧(AI)強化民眾衛教,幫助改變生活型態。本報資料照片

十大死因中,有7項為高血壓、高膽固醇及高血壓導致的慢性疾病。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提出888三高防治計畫,要提升照護計畫收案率,並推動生活型態諮商。衛福部健保署統計,台灣民眾比預期更早死亡的原因,22%為三高疾病,其中許多項目可藉生活型態改變預防。健保署長石崇良說,預計下半年推出「AI衛教小助理」,藉生成式人工智慧(AI)強化民眾衛教。

888計畫目標為8成民眾進入照護網,目前達標率約60%:8成民眾接受生活習慣諮商,目前達標率僅26%;8成民眾三高數值控制良好,目前達標率僅52%。石崇良說,近年藥物以外的「生活型態醫學」很熱門,壓力管理、睡眠品質、社交品質等,都與三高有關,患者約4至6成有生活習慣問題,健保利用科技工具,可望強化民眾自我照護能力。

石崇良表示,今年上半年將推出糖尿病風險預測系統,民眾在手機健康存摺中,就能查看自己罹患糖尿病6大併發症,包括慢性腎病、神經病變、腦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周邊血管疾病、視網膜病變風險,依風險等級分為紅黃綠燈,民眾透過6個燈號,可了解自身罹患中風、心肌梗塞等風險,並加以預防、就醫。

下半年推出「AI衛教小助理」則會根據民眾各項身體數值發展情況,判斷疾病病程,結合生成式AI,推播個人化衛教素材,民眾可在健康存摺中直接查看。石崇良表示,考量數據完整性,預計先納入糖尿病照護網收案病人,未來將擴大至全民,健保署已串接國健署成人健檢資料,下一步是私人健檢資料,將鼓勵醫院上傳,若再搭配民眾自己上傳量血壓資料,風險預測可更準確。

石崇良說,透過風險預測及衛教資訊,除民眾可了解自身病況,強化生活型態改變,近年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用藥朝向「器官保護」發展,醫師要開立藥物須顧慮面向非常廣且複雜,若病人一進診間,醫師就能看到該患者哪些器官有風險、程度為何,也能讓藥物開立更精準化。

另,石崇良指出,健保署去年3月1日起給付用於治療糖尿病的SGLT-2抑制劑,該藥物可延緩病人發生慢性腎病併發症的機率,其中給付原則要求病人必須參加糖尿病照護網,即是希望結合生活習慣介入,讓藥物發揮最好效果。另一項隱形殺手「動脈粥狀心血管疾病(ASCVD)」健保署也與醫學會擬定照護指引,並訂出風險分級。

風險 石崇良 健保署

延伸閱讀

長照在家住院4/在宅急症收案彰化居冠 健保署後續擬推提早出院

罕病患憂淪醫療人球 健保署長石崇良曝最貴部分已保障

百億菸捐進走私販口袋?邱泰源備詢語塞 陳瑩酸:真正要哭的是石崇良

健保加碼40億 急診觀察床護理費調升6成 並增列診察費

相關新聞

台鐵枋山至加祿電車線斷落雙向不通 啟動公路接駁

台鐵公司今天表示,下午枋山至加祿間發現電車線主吊線斷落,目前此區間路線暫時雙向不通,已立即在大武至枋寮間啟動公路接駁

賴政府執政一周年 農業部盤點農保、外銷等政策成果

賴清德總統今天就職滿一周年,農業部細數這一年來的施政成果,包含讓每一位實際從農者都能加入農保、獲新加坡同意我國生鮮豬肉進...

冰箱裡不能沒它!高麗菜含「特別成分」超護身 醫師推5煮法輕鬆上桌

高麗菜價格親民、料理多變,是台灣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常見食材。而在營養醫學領域擁有豐富經驗的劉博仁醫師,更公開表示自家冰箱幾乎全年備有高麗菜,不只是因為好保存、好烹煮,更重要的是它對人體健康益處多多,尤其在保護腸胃與抗癌方面展現功效。

午後雷陣雨開炸 8縣市慎防大雨雷擊及強風

午後對流雲系發展旺盛,易有短延時強降雨,中央氣象署發布大雨特報,今天中南部、花蓮及台東山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注意雷擊...

阿嬤碎念不入座、遊覽車被驅離 狂美交響管樂團團長怒:不去屏東了

狂美交響管樂團14日赴屏東演藝廳首演「宮崎駿動畫配樂2」音樂會,席間兩名觀眾在遲到入場後,其中的一名女性長輩因為座位未與同行者連號,拒絕入坐,讓團長謝韋民氣到中斷表演

全身痠痛如遭輾壓…女大生因「慢性發炎」長期受苦 醫揭4元凶

一名年輕女大學生長期出現全身痠痛、無力與注意力難以集中等症狀,曾多次就醫卻遲遲無法找出病因。在長輩的建議下接受功能醫學評估後,才發現問題可能源自於體內「慢性發炎」。醫師指出,不良生活習慣如熬夜、久坐不運動與高糖飲食,都是導致慢性發炎的關鍵因素。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