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管署首起針扎意外 桃機檢疫人員被刺出血 疾管署回應

桃園市議員黃瓊慧昨日在社群媒體Threads上貼文指出,機場檢疫人員在工作時,被「有症狀」旅客採檢的針頭刺傷,擔憂有感染疑慮去醫院就診,還得要服用抗愛滋等藥物,要請公傷假又受阻。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此為疾管署首次發生針扎事件,按照流程會給28天預防性投藥並追蹤半年,除了給予公傷假外,也會給予心理相關協助。
起因是桃機一名機場檢疫人員,21日在發燒篩檢站執行業務時,被同事隨意丟在垃圾袋中的針頭刺傷。這些針頭是抽過境外有症狀旅客的血液,原本應該丟在醫療廢棄物塑膠盒中,卻被放在塑膠袋中導致刺傷,當下已使用大量清水沖洗傷口、消毒,並且由區管中心派車前往部立桃園醫院急診就醫。
經過醫師評估後,抽血檢驗、開立愛滋病毒及梅毒預防性投藥,但是因為藥物副作用,向主管請假卻受到刁難;加上及害怕感染愛滋、梅毒、B/C肝等性病或傳染疾病的擔憂,精神狀況達到崩潰邊緣,還去看精神科。
黃瓊慧質疑衛福部,「我們這位護理師,疫情期間在防疫第一線,為我們攔住很多境外移入的案例,卻因為同事的疏失搞得她可能會得愛滋、服用抗病毒藥物身體不適還不能請公傷假?」
曾淑慧說,該人員是在工作中受傷,給予公傷假絕對沒問題,只是有相關程序要完成,疾管署已經聯繫防疫醫師向該檢疫人員說明預防用藥目的,以及傳染病相關意見;心理支持部分疾管署也會協助。
此次為疾管署首次發生針扎意外,曾淑慧表示,針扎感染率為0.2%,按醫療處理療程,會先做血液、肝功能檢查、梅毒血清檢查等,後續會追蹤半年,同時給予28天的愛滋預防性投藥。
另外,曾淑慧說,尖銳廢棄物應該放置專門收集器,等到容器8分滿時,會封閉並給專門處理感染性費義務廠商處理;針對錯誤丟棄針筒人員,目前仍在調查中,若確實有錯誤會給予適當處置。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