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影/鄭文燦7度出庭終露笑意 勘驗完證實決策者是「他」

周末將有颱風影響台灣?粉專曝3主流模式路徑:2地較大雨勢免不了

台灣獼猴危害水蜜桃 高雄農民頭疼、農業局提解方

高雄那瑪夏有許多野生獼猴,會在水蜜桃、荔枝(圖)、李子成熟時潛入果園偷吃果實。圖/本報資料照片
高雄那瑪夏有許多野生獼猴,會在水蜜桃、荔枝(圖)、李子成熟時潛入果園偷吃果實。圖/本報資料照片

台灣獼猴危害農作物狀況層出不窮,高雄種植水蜜桃、芒果的農民為此頭疼不已,農業局為此積極推廣架設電圍網。農業局長姚志旺說,電圍網是目前最有效的獼猴防治方式,補助計畫由政府補助四分之三,農民僅約需負擔四分之一費用,補助範圍最高2公頃、補助金額最高23萬元,今年電圍網補助計畫已開放申請,農民可就近洽區公所提出申請。

近年來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與高雄市政府農業局合作推出輔導農民裝設「電圍網」以防治台灣獼猴危害農作,高雄已累計補助58個案場,面積達95公頃。農業局說,據已安裝電圍網的農友表示,電圍網安裝後效果顯著,農損已不到原先的一成,對防治效果感到滿意。

農業局表示,淺山地區耕作農民長期面臨野生動物頻繁侵擾農田啃食作物,成為一大困擾。根據調查,危害農作物的野生動物種類包括山豬、山羌等,其中最常見的是台灣獼猴。為防止野生動物損壞農作物,農民普遍採取放鞭炮、設置誘捕籠、加高圍籬等方式驅趕,但效果往往不盡理想。

農業局說,防猴電圍網是透過加裝「電牧器」,採用類似電蚊拍的高電壓、低電流原理,讓獼猴及野生動物「觸痛而退」達到嚇阻效果,省電且安全;若農地位於山坡地不易架設電圍網,農業局建議可改用聲音驅趕器及防猴網罩,以綜合方式達到防治效果。

農業局今天在杉林區農會舉辦說明會,介紹架設技巧與注意事項。農業局說,今年電圍網補助計畫已開放申請,凡農地因獼猴造成損失,且從事鳳梨、檬果(芒果)、荔枝、水蜜桃及其他果樹,以及蔬菜、豆類、咖啡等作物栽培的農戶,農地面積達0.2公頃(含)以上並為合法使用者,皆可就近向區公所提出申請,並由農業局審核。

高市農業局今天帶農民參訪已裝設電圍網的農田,推廣有效防治獼猴的方式。記者王勇超/翻攝
高市農業局今天帶農民參訪已裝設電圍網的農田,推廣有效防治獼猴的方式。記者王勇超/翻攝
農業局展示電圍網設備,向農民介紹架設技巧與注意事項。圖/高市農業提供
農業局展示電圍網設備,向農民介紹架設技巧與注意事項。圖/高市農業提供
農業局今天在杉林區農會舉辦說明會,向農民展示電圍網設備。圖/高市農業提供
農業局今天在杉林區農會舉辦說明會,向農民展示電圍網設備。圖/高市農業提供
架設電圍網必須裝設的電牧器。圖/高市農業提供
架設電圍網必須裝設的電牧器。圖/高市農業提供

農民 台灣獼猴 動物

延伸閱讀

有人要對罷團開槍?高雄罷團質疑陳其邁要變慶記之都

高雄農產拓展海外市場 首波出口3.2噸蓮霧到新加坡

獨/金秀賢快閃來台恐生變?「異常SOP」藏玄機

萬金杜鵑花展 新北農業局美拍秘訣

相關新聞

台鐵枋山至加祿電車線斷落雙向不通 啟動公路接駁

台鐵公司今天表示,下午枋山至加祿間發現電車線主吊線斷落,目前此區間路線暫時雙向不通,已立即在大武至枋寮間啟動公路接駁

賴政府執政一周年 農業部盤點農保、外銷等政策成果

賴清德總統今天就職滿一周年,農業部細數這一年來的施政成果,包含讓每一位實際從農者都能加入農保、獲新加坡同意我國生鮮豬肉進...

最大震度3級!台灣南部海域21:58發生規模4.8地震 2縣市有感

中央氣象署發布第108號顯著有感地震報告,台灣南部海域今晚9時58分發生規模4.8地震,地震深度29.4公里。各地最大震...

台鐵西勢-南州站間號誌故障 雙向列車延誤

台鐵南迴線西勢至南州列車今下午4時04分受到號誌故障影響,列車有延誤情形。根據台鐵官網指出,受到潮州站號誌故障影響,上下...

上班族吃超商怎麼選? 譚敦慈讚這「抗癌組合」:WHO也推薦

許多上班族三餐靠超商解決,雖然方便,但也擔心營養不均。對此,「無毒教母」譚敦慈分享她的超商健康吃法,並推薦兩款自己經常選購的組合餐:一是「地瓜+蛋+豆漿」,二是「毛豆+玉米」,其中「毛豆+玉米」更是獲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的抗癌組合。

博愛座拍板改名優先席 北捷曝下一步

立法院今天三讀通過將博愛座改為優先席,適用對象也從老弱婦孺改為有實際需求者,相關大眾運輸也得跟進調整,平均日運量200多...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