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難度高!逾6成「胰臟癌」病患都有1症狀 醫曝2族群高風險

醫師指出,有代謝症候群問題及飲酒習慣的人,罹脂肪胰的風險較高。情境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醫師指出,有代謝症候群問題及飲酒習慣的人,罹脂肪胰的風險較高。情境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胰臟癌之所以被稱為「癌王」,除了胰臟位於人體腹腔深處,檢查相對困難外,也因為罹癌早期多無明顯症狀,許多患者察覺不對就醫時,往往已是晚期,甚至轉移至其他器官。對此,胰臟醫師林相宏表示,有高達62%的胰臟癌患者都有「脂肪胰」,比例是一般人的6倍,點名容易罹患脂肪胰的高風險族群,並分享預防胰臟疾病的最佳方法。

林相宏醫師近日於FB粉專「胰臟醫師 林相宏 禾馨民權內科診所」發文指出,台灣每3人便有1人患有脂肪肝,然而,脂肪胰對國人健康的危害也不小,盛行率高達16%。據最新研究顯示,罹患胰臟癌的患者中,就有62%也患有脂肪胰,其比例是正常人6倍之多。而脂肪胰癌化的原因,在於過多的脂肪細胞會增加血液中的促發炎因子,且會降低抗發炎的細胞因子IL-10,造成細胞缺氧,導致細胞癌化。

林醫師表示,脂肪胰與脂肪肝的成因類似,當人缺乏運動、攝取過多油膩食物時,身體會將多餘的脂肪儲藏起來,而胰臟相比肝臟,對脂肪又更加敏感,很容易導致胰島素敏感度下降,阻抗性變高,進而患上糖尿病,研究指出,脂肪胰患者中有一半也患有糖尿病。

哪些人是脂肪胰的高風險族群?林醫師將其分為兩大類,第一大類與代謝症候群相關,如腹部肥胖、血壓偏高、血糖偏高、三酸甘油酯偏高、以及高密度(好)膽固醇偏低等;第二大類則與酒精相關,酒精會導致胰腺細胞被脂肪細胞所取代。

至於脂肪胰的檢查方法,林醫師說明,檢查脂肪胰的難度較高,由於胰臟太深層,容易被空氣阻擋,因此必須透過內視鏡超音波或是斷層掃描、磁振造影才能檢查清楚,其中,內視鏡超音波可以提供最多胰臟的結構細節。

最後,林醫師也分享逆轉脂肪胰的秘訣,脂肪胰的高風險族群中,多半與「肥胖」脫不了關係,因此,最重要的便是減少醣類攝取,其中包括含糖飲料、精緻澱粉、太甜的水果等,並多吃原型食物、避免飲酒,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控制體重才是預防胰臟疾病最好的方式」。

肥胖 胰臟癌 脂肪 醫師

延伸閱讀

辦公室「1格局」成主流卻惹人厭?一票上班族怒:超沒隱私

今急凍剩4度…還沒冷完?專家曝3月「最後一波」冷空氣時間

中年的脂肪肝竟和童年「一件事」有關!專家教堅持2習慣擺脫脂肪肝

9種器官可能揭老化疾病風險 預測失智症最好看「它」而不是大腦

相關新聞

憂鬱自傷 躍居兒心科就診之冠

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發布兒少心理健康調查,近三年,憂鬱症、自殘等兒少患者明顯增加,位居兒童身心科門診診斷類別第一名。...

觀光署發文要求「勸阻」遊客赴陸? 業者曝影響程度

賴清德總統今年3月13日發表「五大國安統戰威脅及十七項因應策略」談話,提及在兩岸交流上,要求相關單位提高國人赴陸旅遊風險...

前教宗方濟各逝世前才治療 蘇一峰:這疾病又稱老人殺手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今天驚傳逝世,享壽88歲。方濟各今年2月因呼吸困難被送進羅馬傑梅利醫院,一度病危,3月23日才出院,他因...

超熱!2縣市黃色燈號警示 1縣市亮橙燈恐38度以上

中央氣象署下午3時11分針對屏東、台南及高雄3縣市發布橙色燈號及黃色燈號警示,指出天氣高溫炎熱,今(21)日屏東縣地區為...

阿茲海默症2新藥要價逾150萬 用藥資格須過4關卡

國外兩大阿茲海默症新藥已陸續取得食藥署藥證,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正參考國外資料擬定用藥指引。本報取得初步使用建議,共四大關...

零關稅生效 「紐乳」價格仍未降

台紐經濟合作協定今年起全面生效,紐西蘭進口液態乳零關稅來台,然而市售約一公升的紐西蘭鮮乳每瓶仍要價一二○元,業務通路價格...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