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氣電廠個案審查恐釀全台大競逐 立委要求政策環評

民進黨政府2016年提出能源轉型計畫,去年賴政府上台後,中火二期新建燃氣機組、洲際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七接)、協和電廠更新改建計畫(四接)相繼過關,每隔2個月就有一案通過環評。立委質疑,燃氣電廠僅以個案審查無法得知對區域性生態與社會的衝擊。環境部表示,政策環評只能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主動提出,環境部在這部分並無強制力。
台中電廠第二期新建燃氣機組計畫將蓋4部燃氣機組,已於去年10月30日通過環評審查;七接去年12月11日通過環評;四接今年2月26日通過環評,等於每隔2個月就有一燃氣案通過環評;台中港新建天然氣接收站(五接)本月底應完成補件,預計最快4月可進入環評審查。
對於燃氣電廠均採個案審查的方式,許多團體也多次提出疑慮,監督施政聯盟召集人陳椒華先前指出,能源開發政策應進行政策環評,但近10年經濟部卻都未提出。
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今天邀請環境部等就「氣象變異致國內空品惡化,精進預報與跨部會應變作為」進行專題報告。
立委廖偉翔表示,台灣西部460公里的海岸有7座天然氣接收站,我國也變成全球天然氣密度最高的國家,但是政府從未針對全台天然氣總量上進行過政策環評,僅以個案審查無法確保不會對沿海生態系造成不可逆的破壞,如果台電和環境部都沒有提出,是否屬於行政怠惰?
廖偉翔表示,沒有政策環評而只是為了達標數字而盲目開發,這樣的作法應該重新檢視,全台接收站和儲氣廠的總量管制都要有方案,假如再生能源沒有達標,是否就要新增建更多的天然氣接收站?民進黨執政的做法就是單點來看,讓全台變成天然氣的競逐場,也讓西部海岸成為犧牲帶。
環境部長彭啓明表示,煤轉氣是政府的既定政策,然而政策環評必須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主動提出,能源發展如果讓社會有共識當然是最好的,有政策環評自然是最好,這部分會再納入後續討論。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