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女學霸遭控科展作品涉抄襲!台大:不影響錄取資格

苗栗行人擅闖軌道!台鐵新自強號延誤近1小時

撿到「短腿無尾貓」帶回家收編!細看卻發現悲傷身世 現況曝光網淚崩

演唱會經濟 北市場次人數居全台之冠 今年大巨蛋近滿檔

台北大巨蛋提升台北會展產業競爭力。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北大巨蛋提升台北會展產業競爭力。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各縣市搶演唱會經濟,根據北市觀傳局統計,2024年北市代表性大型場地共舉辦超過530場演唱會、近200萬人參與,場次及進場人數穩居全國之冠,今年大巨蛋場地已接近滿檔;另在北市舉辦的國際會議及展覽超過300場,吸引大量國際商務旅客,展現台北軟硬體實力。

觀傳局表示,疫後北市大型場館在2022年至2024年的表演場次數及進場人數均穩定成長,像是2024年有IU、ITZY、Super Junior等超紅韓流明星,及西洋頂級搖滾樂團Imagine Dragons、日本天后宇多田光、動畫神曲天團Official髭男dism等,屢創開賣即秒殺的盛況;2025年北市演唱會熱潮持續發燒,2月初攻蛋的YOASOBI,創造60萬人搶抽2萬張票的「超現實」,3月也迎來泰妍、米津玄師、GFRIEND、戴佩妮等超人氣巨星,接下來還有「跨界天王」波伽利(Andrea   Bocelli)睽違近10年來台並選擇大巨蛋開唱,以及ONEW、張學友、JJ林俊傑、江蕙,可見台北已成為國際巨星巡演必經站點。

觀傳局表示,場館是演唱會經濟的咽喉,北市擁有全台類型最完備、設備最成熟的硬體條件,大型場館包含大小巨蛋、南港展覽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TICC)、臺北流行音樂中心等,另有Legacy、河岸留言、THE WALL LIVE HOUSE等展演場地,全年度獨立樂團、新生代歌手表演不間斷;此外,北市也有許多戶外空間,例如國際知名超High濕身電音派對「S2o音樂節」台灣場已多年在大佳河濱公園舉辦,都吸引大量樂迷到訪台北朝聖。

觀傳局指出,據聯合數位文創公司統計,北市公私立演唱會場地共27處,每日可提供的座位數量超過10萬席次,若以演唱會門票均價新台幣2000元、周邊商品及餐飲消費以人均1000元計算,一天10萬席,每天就有3億元的經濟潛能;另依台北市商業處調查,2024年底大巨蛋周杰倫及張惠妹演唱會,總計有35萬粉絲入場,演唱會期間住宿、交通、餐飲、購物、娛樂、門票等,推估消費金額就高達40.34億。

觀傳局說,2024年北市在國際會展方面成績也相當亮眼,共舉辦超過300場國際會議及展覽,2023年「國際會議協會(ICCA)」排名,臺北市為全球國際會議城市排名第23名、亞太地區第5名,印證北市會展經濟實力不容小覷,藉由MICE國際行銷,擴大會展周邊觀光及經濟效益,提高城市世界能見度。 

台北擁有全台最完善的交通網絡,松山機場距離市中心僅十幾分鐘車程,觀傳局表示,對國際歌手、海外歌迷及商務人士而言,交通極為便利且友善;且市內的旅館總房間數達4萬間,足以應對大量來訪的旅客需求。又,「台灣米其林指南2024」中,台北的米其林餐廳數量多達37家,穩居全臺之冠,邀請來自全球的遊客來臺北,盡享豐富的文化體驗與美食魅力。

觀傳局 演唱會 北市

延伸閱讀

大罷免潮二階陸續起跑 北市罷雙吳團隊總部本周將開幕

中職/12強冠軍金盃6隊巡迴 兄弟當第一棒322大巨蛋辦「雙冠特展」

北市職場霸凌申訴5年增4倍 議員:建置不記名評量平台

粉絲經濟潮流 城市追星嘉年華

相關新聞

台鐵枋山至加祿電車線斷落雙向不通 啟動公路接駁

台鐵公司今天表示,下午枋山至加祿間發現電車線主吊線斷落,目前此區間路線暫時雙向不通,已立即在大武至枋寮間啟動公路接駁

賴政府執政一周年 農業部盤點農保、外銷等政策成果

賴清德總統今天就職滿一周年,農業部細數這一年來的施政成果,包含讓每一位實際從農者都能加入農保、獲新加坡同意我國生鮮豬肉進...

孕期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 恐影響胎兒腎臟健康

孕期用藥須審慎,高雄長庚醫院最新研究揭示,孕婦若於中、晚期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子女罹患慢性腎臟病的風險將顯著增加。此...

雨彈狂炸高雄水溝出現「新神獸」 大學生問:能放颱風假?

高雄從昨天深夜到今天上午遭雨彈狂炸,陸續出現道路淹積水災情,有網友駕車上班到路成泥流河,三鳳宮前的幸福川快溢出道路,高雄...

影/大雷雨南橫公路交通中斷 高市緊急宣布:桃源4里停班1校停課

高雄各地今早大雨不停,台20南橫公路勤和路段便道預警性封路,復興里以上部落交通中斷,高市府宣布,桃源區復興里、拉芙蘭里、...

全台雨勢回波圖南部一片紅 這三縣市正在下大雷雨

受蝴蝶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幾乎全台壟罩在雲雨圈中,高雄從昨深夜到清晨遭暴雨狂炸,中央氣象署今天上午持續針對高雄市、屏東縣、...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