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方濟各腦中風釀心臟衰竭亡!梵蒂岡曝光遺囑 要求銘文只刻1行字

濃霧籠罩金門!小三通全線停航、機場關場

因應川普新政策 管中閔籲政府做好這件事

觀察站/重拾醫病信任 更該同理家屬需求

醫預法去年元旦上路,一年過去,六都的醫療糾紛案件不減反增,急重難科醫師持續流失,醫預法成效令人質疑。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醫預法去年元旦上路,一年過去,六都的醫療糾紛案件不減反增,急重難科醫師持續流失,醫預法成效令人質疑。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醫預法去年元旦上路,原本期待能改善醫療糾紛的處理方式,減少醫病對立,並緩解醫療人力流失。然而,一年過去,六都的醫療糾紛案件不減反增,急重難科醫師持續流失,醫預法成效令人質疑。

台灣醫療環境特殊,健保制度讓民眾享有低成本、高品質的醫療服務,但醫病互動頻繁,也使得醫療糾紛風險升高。過去,醫療糾紛多因醫院申訴管道不透明、缺乏公正第三方協助,導致訴訟成為唯一出路。

訴訟不僅冗長且高成本,對醫病雙方皆是負擔。醫療專業的高度技術性,也讓法院判決存在誤判風險,最終造成醫、病、社會出現「三輸」局面。

醫預法引入訴訟前先調解的機制,避免一有糾紛直接進入訴訟,但一年來的實踐顯示,許多爭議未能有效調解。而檢方為求調解順利,先蒐證再移付調解,時間長達五個月,只盼能求得真相的家屬,在未被告知的狀況下,能做的只有等待,內心極其煎熬。

醫預法的核心是「事故有關懷、爭議先調解、除錯重預防」,但若僅強調降低醫護壓力,而忽略病患的知情權與心理需求,恐怕無法真正化解醫病對立、減少醫糾。

從此案例可得知,醫預法應強化醫病溝通,同理家屬心情,加強爭議事件中的心理支持,司法機關調查案件時,無論是進度或是過程中有任何的疑問等,都該把家屬的需求考量進去,才能真正減少醫糾,重獲醫病間的信任。

健保 醫師 風險

延伸閱讀

醫糾等五月無下文…陳情後檢方才調解 衛福部:加強溝通

台商回流、外商來台投資人力供不應求 求才薪資水準普遍提升

最高百萬年薪、純白班 高雄聖功醫院祭誘因搶醫護

羅廷瑋遭爆耍官威...她曝醫護最討厭並非喬床關說 而是這件事

相關新聞

濃霧籠罩金門!小三通全線停航、機場關場

金門今日清晨再度籠罩在濃霧中,導致海空交通全面停擺,小三通金門水頭往返廈門五通與泉州石井的航線,從上午7時45分起全面停...

憂鬱自傷 躍居兒心科就診之冠

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發布兒少心理健康調查,近三年,憂鬱症、自殘等兒少患者明顯增加,位居兒童身心科門診診斷類別第一名。...

觀光署發文要求「勸阻」遊客赴陸? 業者曝影響程度

賴清德總統今年3月13日發表「五大國安統戰威脅及十七項因應策略」談話,提及在兩岸交流上,要求相關單位提高國人赴陸旅遊風險...

前教宗方濟各逝世前才治療 蘇一峰:這疾病又稱老人殺手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今天驚傳逝世,享壽88歲。方濟各今年2月因呼吸困難被送進羅馬傑梅利醫院,一度病危,3月23日才出院,他因...

超熱!2縣市黃色燈號警示 1縣市亮橙燈恐38度以上

中央氣象署下午3時11分針對屏東、台南及高雄3縣市發布橙色燈號及黃色燈號警示,指出天氣高溫炎熱,今(21)日屏東縣地區為...

阿茲海默症2新藥要價逾150萬 用藥資格須過4關卡

國外兩大阿茲海默症新藥已陸續取得食藥署藥證,台灣臨床失智症學會正參考國外資料擬定用藥指引。本報取得初步使用建議,共四大關...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