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中貿易對話啟動 川普計畫與習談話 美貿易代表本周與中方會談

北市中山商圈20米斑馬線超浮誇 「車卡上面」...行人、車輛都地獄

推動原鄉碳匯 學者:企業ESG效益最大化

發展自然碳匯是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中關鍵戰略之一,學者今天指出,推動原鄉碳匯能促進原鄉發展、推動企業公正轉型以及社會包容,並能帶給企業ESG最大效益。

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日前與台灣原住民族歷屆鄉鎮市區長總會,共同簽署合作意向書(MOU),成為首家與原鄉總會攜手推動原鄉土地保育造林,推廣原住民族文化傳承的企業,今天也舉行「淨零挑戰與原鄉碳匯ESG機會」論壇,探討政府部會應如何協助原住民族參與發展自然碳匯,以及助力企業ESG及加速淨零轉型。

台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教授李堅明於會中分享「全球淨零挑戰與碳移除機會-兼論『原鄉碳匯ESG』解方」演講,分享推動原鄉碳匯ESG的效益。

他提到,在全球淨零轉型下,企業可能面臨原有獲利模式的崩壞,因此唯有創造性的破壞,從企業的原物料製程跟產品原物料重新思考找到新的組合,新的組合就會是一個ESG新的機會進而去創造非財務績效ESP。

李堅明表示,非財務績效包含氣候績效、生物多樣性績效,如果兩者做得好就可以產生碳權、碳匯,進而讓企業產生新的業績而創造接單、創造股價。

台灣原住民族歷屆鄉鎮市區長總會推動原鄉碳匯ESG公益平台,盼透過平台媒合對接企業與原住民族的組織與合作社,藉此投入發展自然碳匯。

李堅明說,國際機構ICVCM機構指出,有在地原住民跟社區的參與所產生的碳權具有最高誠信,因此原鄉碳匯ESG就代表著高品質,而國家氣候變遷因應法也提到政府需要跟原住民族共同去做自然碳匯。

李堅明表示,推動原鄉碳匯ESG有三大功能,包含知識交流、讓原住民有能力參與以及促成國家淨零轉型,而原鄉碳匯ESG公益平台能創造多項SDG的效益來幫助企業ESG績效,也能結合原鄉企業跟區公所力量開創種碳新產業,促成原住民青年返鄉就業並提升原住民族生活福祉。

李堅明舉例,原鄉總會與集保去年簽署MOU,目前正在展開後續相關工作,已經選定桃園復興鄉原鄉部落合作,原鄉參與提供土地會有土地租金,而企業提供媒合以及引進企業資源也可在當地創造就業機會,進而繁榮原鄉。

至於企業部分,李堅明表示,企業參與可以獲得多項效益,包含環境誠信、推動企業公正轉型以及關懷在地弱勢族群,參與的企業能在其ESG上呈現這些價值內容。

李堅明強調,原鄉碳匯ESG公益平台是最強氣候解方,期待未來有更多原鄉提供土地合作、號召更多企業參與,兩者合作產生的碳匯效益可以成為國家淨零轉型重要的碳移除量。

原住民族 淨零

延伸閱讀

114年原民運聖火抵金門 傳遞5鄉鎮後交回高雄

南島舟船5月即將啟航至台東 饒慶鈴邀請族人參與盛會

體恤醫療及診所從業人員辛勞,中信e-Cash提供全程數位化撥薪及智能交易,提升營運效率及響應ESG

櫃買挺有機農業 落實 ESG

相關新聞

家寧露面聲明影片7小時衝59萬流量 Cheap白話翻譯5重點

YouTuber家寧日前透過律師發布聲明稿,昨天深夜透過她經營的YouTube頻道「秘月期POPOO」,發布4分鐘影片「...

80歲免巴氏量表聘請外籍看護 拚7月底前上路

立法院去年底通過就服法第四十六條修正案,開放八十歲以上長者,或七十至七十九歲罹患癌症二期以上者,免巴氏量表可聘請外籍看護...

大樂透1.94億元頭獎一人獨得 開在這縣市

大樂透第36期今晚開獎,頭獎金額1.94億元由一名幸運兒獨得,獎落桃園市楊梅區四維里文化街226號的晟賀彩券行。

19日冷氣團或寒流南下 11縣市局部低溫10度以下

氣象署今天表示,受強烈大陸冷氣團或寒流影響,今晚至明天雲林以北11縣市防局部攝氏10度以下低溫,這波冷空氣持續到20日清...

家寧稱與Andy領同月薪 律師揪3操作疑點:恐怕很難順利切割

百萬YouTuber「眾量級」的Andy老師和前女友家寧去年10月宣布分手,Andy也在本(3)月11日對家寧一家提出8大指控。家寧今(18日)發4點聲明,強調與Andy一樣都是每月領相同薪資及獎金。對此,律師王至德PO文表示,家寧的個人聲明稿有3點讓人難以理解,希望可以透過拍影片說明清楚,「不然可能很難順利切割」。

影/強烈冷氣團發威!玉山下雪達1公分 銀白雪景曝光

受到強烈大陸冷氣團影響,今清晨5時29分最低溫下探-2.6度,加上水氣配合之下,玉山氣象站今早7時降雪,積雪達1公分深,...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