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突襲罷團教會連署站遭控騷擾 游智彬稱「路過」:看到十字架比較興奮

數據驚人…2月超額死亡創疫後新高 專家:急診壅塞恐也是肇因

台大公衛學院流病及預醫所教授陳秀熙說,台灣2025年2月超額死亡率達29%,為後疫情超額死亡新高,數據「相當驚人」。本報資料照片
台大公衛學院流病及預醫所教授陳秀熙說,台灣2025年2月超額死亡率達29%,為後疫情超額死亡新高,數據「相當驚人」。本報資料照片

今年2月國內超額死亡率達29%,為後疫情新高。台大公衛學院流病及預醫所教授陳秀熙說,此數據「相當驚人」,原因包括新冠疫情期間民眾生活模式改變,導致疫後出現免疫負債,如呼吸併發症、癌症及慢性病就醫人數增加,同時人口老化讓慢性病患、住院病人增加,「急診壅塞造成病人延誤治療,恐也是超額死亡增加原因。」

超額死亡率是透過公衛數學模型計算實際死亡人數與預期死亡人數差異。陳秀熙說,超額死亡率創新高,原因包括新冠疫情間社區無法形成自然免疫力,疫情後受免疫負債影響,呼吸道併發症增加,近期急診壅塞也與流感及慢性病等引發肺炎併發症有關,追根究底,即是免疫負債導致住院需求增加,部分病人治療後仍無法痊癒,最終病逝。

「急診、病床壅塞,病人延誤治療,恐是超額死亡增加原因。」陳秀熙表示,急診並非萬能,功能是檢傷分類,並進行初步診療,降低病人立即性的生命危險,但不少重症病人仍要住院治療,才導致病人躺在急診推床等待住院,目前急診壅塞情況「幾乎已到天花板」,醫護用盡心力,但病人無法第一時間住院獲得治療,就會增加死亡風險。

台灣65歲以上人口比例迅速上升,陳秀熙表示,人口老化對醫療與社會資源帶來巨大挑戰,尤其1946至1964年出生的「戰後嬰兒潮世代」,在全人口中占比高,近年已進入高齡階段,許多人成為脆弱族群,造成慢性病者增加,長照需求上升,此時碰上免疫負債,脆弱族群首當其衝,導致國內住院需求上升,造成急診壅塞及超額死亡增加。

陳秀熙表示,衛福部近期提出醫院間合作調度等方式,盼消化急診病人級醫院病床利用效率,也把急診後床即時資訊上網公告,並增加急診給付,讓醫護辛勞獲得補償,但除前述從醫療提供端設想解方,也應該從醫療需求端分析,找出國內超額死亡增加原因,並研擬因應方案,否則病床需求恐會愈來愈高。

「新冠疫情暴露公共衛生數據共享與疫苗公平性挑戰,近期美國退出世界衛生組織,並與削減疾管局人力,恐影響全球防疫合作,疫苗分配不均導致低收入國家受害。」陳秀熙表示,研究顯示未來25年內,發生大規模流行機疾病率高達50%,防疫需跨領域合作,提升社會信任與健康溝通,以避免重蹈新冠疫情覆轍。

死亡率 陳秀熙

延伸閱讀

立委批衛福部2次長側翼、造謠 盼部長邱泰源「管好」

搶醫護留任 健保署確認百億護理費、離島急診加成給付

腹瀉病人衝急診 台大醫揭諾羅病毒傳染力「摸公筷恐中鏢」

腹瀉疫情加劇急診壅塞 專家籲實施分流避免院內感染

相關新聞

最新研究!癌友維持肥胖 5年後存活率比正常體重者多10%以上

常有人說「健康從減肥開始」,不過當疾病侵擾時,身體多出的「份量」或許能夠成為救命的關鍵。最新研究指出,在接受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的癌症病患中,體重達到肥胖標準的人,五年後的整體存活率比正常體重者整整高出10%以上。

最大震度3級!高雄甲仙12:23發生規模4地震 6縣市有感

中央氣象署今發布第114075號地震報告,高雄今中午12時23分發生規模4地震,震央位於高雄甲仙區,地震深度14公里,屬...

家寧露面聲明影片7小時衝59萬流量 Cheap白話翻譯5重點

YouTuber家寧日前透過律師發布聲明稿,昨天深夜透過她經營的YouTube頻道「秘月期POPOO」,發布4分鐘影片「...

80歲免巴氏量表聘請外籍看護 拚7月底前上路

立法院去年底通過就服法第四十六條修正案,開放八十歲以上長者,或七十至七十九歲罹患癌症二期以上者,免巴氏量表可聘請外籍看護...

大樂透1.94億元頭獎一人獨得 開在這縣市

大樂透第36期今晚開獎,頭獎金額1.94億元由一名幸運兒獨得,獎落桃園市楊梅區四維里文化街226號的晟賀彩券行。

19日冷氣團或寒流南下 11縣市局部低溫10度以下

氣象署今天表示,受強烈大陸冷氣團或寒流影響,今晚至明天雲林以北11縣市防局部攝氏10度以下低溫,這波冷空氣持續到20日清...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