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我們要求蠻高的」116升大學 台大僅一科系不參採數學

中職/不滿判決?平野惠一兩度衝場被攔下 兄弟1分差敗

汽車暴衝逆向撞區公所…廚師辦殘障補助遇死劫 妻雙腳截肢命危

量能今不如昔…搶救國道客運 陳世凱:國道路網要重新檢討

交通部長陳世凱就國道客運逐漸萎縮一事表示,整體國道路網將重新檢討,不能任其弱化,要更有效率運轉,讓車載得到人、人搭得到車。圖/中央社
交通部長陳世凱就國道客運逐漸萎縮一事表示,整體國道路網將重新檢討,不能任其弱化,要更有效率運轉,讓車載得到人、人搭得到車。圖/中央社

交通部長陳世凱今年春節前搭國道客運返回台中,實地感受國道客運量能今不如昔。他今天說,國道路網將重新檢討,不能任其弱化,要更有效率運轉,讓業者營收變得更好。

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重創國道客運,載客量平均減少5成,疫後復甦進度也落後高鐵與台鐵,部分業者退出市場、現有業者減班或減路線因應,這種情況讓民眾更不想搭乘,加上客運業都有駕駛人力嚴重不足問題,營運已陷入惡性循環。

交通部公路局2024年公布統計數字顯示,2023年載客量僅5209萬8966人次,較疫情前衰退36%,收入方面也大減42%,因此所有業者全退出台北轉運站2樓,要節省租金。

陳世凱今天上午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說,就數字上來看,國道客運運量確實衰退很多,尤其疫情時,因為不能搭乘公共運輸,很多民眾認為自己開車比較安全就買車,疫情後也不可能賣掉,所以搭乘國道客運意願就降低;台鐵雖同受影響但已漸漸恢復,國道客運卻恢復緩慢。

陳世凱坦言,國道客運業者為省成本,紛紛從台北轉運站2樓退租,移到較高、較便宜樓層,當他看到2樓變空時,的確感到擔心。

他表示,國道客運對整體公共運輸很重要,以血管來做比方,國道客運是尾端,不能運行不了,也不能弱化,反而希望能夠更好,「10年沒好好討論的整體國道客運路網需要重新檢討,思考如何連結更有效率」,過去設定路網時,並未朝這方面思考。

陳世凱說,必須讓國道客運更有效率運轉,讓業者營收變得更好,「讓車載得到人,讓人搭得到車」,才能撐得住民眾行的需求。

陳世凱今年農曆春節前,因處理公務來不及搭上末班高鐵回台中的家,選擇搭國道客運返鄉。他認為,國道客運座椅大又舒服,半夜搭車跟搭高鐵再轉乘的時間差不多,和搭台鐵也相去不遠。

他認為,國道客運在長途的競爭力不高,但在中、短途有競爭力,因為票價便宜,尤其政府跟國道客運有合作,過年時有6、7折起的折扣,所以今年國道客運運量有回升。

高鐵、台鐵與國道客運以往是台灣西部重要的3大城際運輸工具,目前已非均衡發展。對於這3大運具未來扮演的角色,陳世凱說,高鐵必然以長途為主,台鐵是中、長途及短途都行,國道客運是經營中、短途。

他指出,像他住台中,如果搭國道客運,夜間2小時就可以到台中,時間上跟台鐵、高鐵沒有差太多;短途像台北到桃園、台北到基隆、台中到彰化、台中到南投都很方便,應讓國道客運去發揮該有的特性,更有效率才是正途。

交通部長 國道客運 陳世凱 高鐵

延伸閱讀

2024年各縣市道安情況出爐 高雄310人死亡全台最多

交長讚台灣好湯 盼金泉獎成吸引觀光客重要品牌

台灣燈會機捷、周邊交通癱瘓 交部:昨晚運具聯防助桃市府

交通部首邀六都開道安座談會 6大共識出爐

相關新聞

明天你放假嗎?51勞動節全解析 是否補班、薪資怎算、銀行開不開一次了解

5月1日是一年一度的勞動節,作為表揚勞工貢獻的重要節日。儘管多數勞工都能依照《勞動基準法》休假一天,但仍有部分族群需要照常上班,而勞動節的由來為何,到底誰有資格放假...

上路5年簽署不到1% 病主法將大翻修

涉及病人善終決定的「病人自主權利法」上路五年,迄今僅十萬三千多人簽署,簽署率約百分之○點四五,朝野立委均認為數千元諮詢費...

是你嗎!大樂透1億元頭獎1注獨得 竟開在台北有錢人最多的地方

4月財氣旺,大樂透頭獎幸運得主再增一人。台彩表示,29日晚間開獎的大樂透,頭獎獎金1億元,在台北市信義區松山路322號彬...

開幕不到1年驚傳收攤!「若櫻壽司」最終營業日是這天

日系連鎖生活雜貨品牌DON DON DONKI(唐吉訶德)旗下壽司品牌「若櫻壽司」,近日無預警宣布台北西門店最終營業日為...

影/男心跳停止5次電擊 宜蘭首例注射「預立醫囑藥物」成功救命

宜蘭年約60歲男性患者去年曾因到院前停止心跳OHCA,消防獲報到場立即進行CPR及電擊,仍無見效,千鈞一髮之際,救護人員...

28歲女業務常應酬拚酒...檢出致癌瘜肉 醫揭7危險族群

28歲廖姓女業務在公司同事邀請下,做了健康檢查,竟發現2顆可疑瘜肉。透過AI技術輔助初步辨識為腺瘤性瘜肉,後續病理報告再...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