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植樹節為何也是國父逝世紀念日?曝最早起源地、代表意義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植樹節,是旨在激發人們愛護森林、促進國土綠化、保護生態環境的節日。許多國家都透過立法確定植樹節,以提醒公眾森林對人類生存的重要性,並鼓勵人們積極參與植樹活動,從而增強環保意識。
最早設立植樹節的是美國內布拉斯加州。1872年4月10日,朱利葉斯·斯特林·莫頓在園林協會的會議中提出設立植樹節的建議,並成功說服州政府在同年實施。該州將每年4月的第3個星期三定為植樹節,並於1932年發行了世界上首枚植樹節郵票,郵票上畫有兩個兒童正在植樹的場景。
在中華民國,植樹節的設立源於民國4年(1915年),當時的著名林學家凌道揚深感國家林業發展不足,便提出了《森林救國論》,並與其他林學家一同向北洋政府請願,建議設立植樹節。由於中國民間有在清明節植樹的傳統,凌道揚等人提議將清明節定為植樹節。最終,北洋政府於同年批准了這一提案,並將清明節定為中華民國的植樹節。
孫中山在創建民國時,便表示:「造林是民生建設重要項目」。為了緬懷國父,政府於是在民國19年(西元1930年)時,將 3月12日國父逝世紀念日定為植樹節。政府還制定了《植樹節舉行造林運動辦法》,要求全國各地開展大規模的植樹造林活動,並確保每年持續舉行,從而促進了中華民國的綠化事業。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