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突襲罷團教會連署站遭控騷擾 游智彬稱「路過」:看到十字架比較興奮

陳佩琪心疼…柯文哲自曝血尿半夜痛醒 北所回應了

春天天氣變化濕氣重「春困」上身 中醫師曝5大養生良方

中醫師吳明珠說,避免春困可以多到戶外踏青賞花、多看綠色的景色,有利精神放鬆,消除視覺疲勞,也能產生愉快的心情。本報資料照片
中醫師吳明珠說,避免春困可以多到戶外踏青賞花、多看綠色的景色,有利精神放鬆,消除視覺疲勞,也能產生愉快的心情。本報資料照片

春天天氣多變化,最近多雨、風大、濕氣重,許多人感覺總是睡不飽、頭暈、疲累、想睡覺,恐是「春困」上身。中醫師吳明珠說,春天常下雨,人體感覺被濕氣侵犯,容易感冒,且值春天、冬天交替,人體免疫力正在進行調整,脾胃不好、肝火旺,容易出現「濕困」亦即「春困」現象,建議多吃綠色蔬果、多運動、睡眠充足,按壓穴位調理,可去濕健脾又養肝。

吳明珠說,春天時,氣溫回升又下雨,人的脾胃及血液循環易受影響,若脾經的陽氣不足,無法代謝體內蓄積的濕氣,尤其老年人的脾胃較虛弱、循環差、大腦供氧量不足,容易出現怕冷、易累、頭昏、嗜睡等春困症狀。不少人的「春困」現象,甚至是發生便祕、軟便等腸胃問題。

吳明珠說,春天對應臟腑是「肝」,肝在五行中對應「木」,木是所謂的肝經,與情緒、內分泌、緊張、焦慮有關,因此,春天宜養肝,可以改善春困的不適症狀。

吳明珠建議,預防改善春困五種方法,第一、多吃綠色蔬菜,春天肝火上升,常有血壓高、口乾舌燥等,此時必須清肝、疏肝理氣,補肝血肝氣。飲食宜清淡,多吃綠色蔬菜,如地瓜葉、芹菜等,甚至是蔥、薑、蒜等辛香料也可以多吃,幫助血液循環;但要少吃太油膩及辛辣食物,如麻辣鍋、羊肉爐、十全大補湯等,因飲食太燥熱,肝臟代謝不佳。

二、多到戶外踏青賞花、多看綠色的景色,春天要「養陽」,宜盡量到郊外踏青、爬山或賞花,活動筋骨,幫助肝經運行,有利精神放鬆,消除視覺疲勞,也能產生愉快的心情。

三、多運動,一日之計在於晨,早上的專注力最集中,可以做伸展操或快走運動,疏經活血,幫助排掉體內的廢氣,但春天的清晨有時氣溫偏涼,記得外出時,可以多添加一件薄外套。

四、晚上11點前就寢,因為養肝睡眠充足最重要,養成早睡早起習慣,有好的睡眠品質,每天晚上最好11點前入睡,睡足6至8小時,中醫理論,晚上11點到隔日凌晨1點血液走膽經、1點至3點是走肝經,最晚不要超過凌晨1點入睡,此時讓肝好好休息,才不會因缺氧而嗜睡。

五、按壓三穴位,包括太衝穴,肝經的起始穴,位於腳背大拇指和第二拇指骨中凹陷處,可以在泡腳時順便按壓。具疏理肝氣、清熱明目、舒緩情緒、助眠等功效。百會穴則位於頭頂正中線及兩耳連線的交會處,具安神、助眠、緩解頭痛等效果。迎香穴在臉部,鼻翼外緣中點旁,鼻唇溝中凹陷的地方,具有呼吸道保養,可以緩解鼻塞、改善鼻過敏等作用。

濕氣 睡眠 綠色

延伸閱讀

年輕人心悸臉潮紅…小心隱性高血壓上身!醫建議用4招自我檢測

氣爆後 台中醫師連寫20天「沒有新光三越的日子」

運動員骨骼反覆疼痛難癒 小心「疲勞性骨折」隱傷上身

高齡族腳踝退化易跌倒 中醫師建議按壓4大穴位助穩步態

相關新聞

最新研究!癌友維持肥胖 5年後存活率比正常體重者多10%以上

常有人說「健康從減肥開始」,不過當疾病侵擾時,身體多出的「份量」或許能夠成為救命的關鍵。最新研究指出,在接受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的癌症病患中,體重達到肥胖標準的人,五年後的整體存活率比正常體重者整整高出10%以上。

最大震度3級!高雄甲仙12:23發生規模4地震 6縣市有感

中央氣象署今發布第114075號地震報告,高雄今中午12時23分發生規模4地震,震央位於高雄甲仙區,地震深度14公里,屬...

家寧露面聲明影片7小時衝59萬流量 Cheap白話翻譯5重點

YouTuber家寧日前透過律師發布聲明稿,昨天深夜透過她經營的YouTube頻道「秘月期POPOO」,發布4分鐘影片「...

80歲免巴氏量表聘請外籍看護 拚7月底前上路

立法院去年底通過就服法第四十六條修正案,開放八十歲以上長者,或七十至七十九歲罹患癌症二期以上者,免巴氏量表可聘請外籍看護...

大樂透1.94億元頭獎一人獨得 開在這縣市

大樂透第36期今晚開獎,頭獎金額1.94億元由一名幸運兒獨得,獎落桃園市楊梅區四維里文化街226號的晟賀彩券行。

19日冷氣團或寒流南下 11縣市局部低溫10度以下

氣象署今天表示,受強烈大陸冷氣團或寒流影響,今晚至明天雲林以北11縣市防局部攝氏10度以下低溫,這波冷空氣持續到20日清...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