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舟車勞頓!居家洗腎5月納健保 專家:提升治療品質

台灣是洗腎大國,每到洗腎室血液透析時段,醫院門口經常塞滿接送長者透析的無障礙福祉車。衛福部健保署今宣布,5月1日起將居家血液透析納入給付。腎臟醫學會秘書長、萬芳醫院副院長許永和說,居家血液透析國外行之有年,病人自主性高,可不必受醫院透析時段影響,不僅節省病人通勤時間,也可減少碳排及醫療廢棄物造成危害。
目前末期腎病患者可選擇在醫院進行俗稱「洗腎」的血液透析,或在家自行做腹膜透析,因技術門檻高,國內選擇腹膜透析病人較少,僅7%至8%,大部分病人仍以洗腎為主。許永和表示,民眾在醫院接受血液透析,受每周三3次、每次4小時規範,若能在家透析,病人可自行調整洗腎時間,甚至在睡眠時間洗腎6至8小時,對生活品質影響較小,也因透析時間延長,可提升腎功能。
許永和表示,血液透析執行上比腹膜透析複雜,首次血液時醫護團隊會先到病人家中勘查環境,並指導病人如何執行透析,後續再透過視訊指導,國內5成血液透析院所已完成資訊化基礎設施建置,北醫體系則發展智慧醫療,病人洗腎時若發生血壓下降、人工腎臟壓力過高等,可及時提醒在醫院的醫護團隊,視情況通知病人調整,或趕快至醫院急診就醫。
「居家血液透析需選擇病況較穩定、醫療識能較高患者,或長照養護機構病人。」許永和表示,透過智慧科技,可讓居家寫又透析更容易讓民眾接受,而長照養護機構病人,往往要舟車勞頓,乘救護車或福祉車到醫院洗腎,若能在機構進行居家血液透析,就不必這麼辛苦,也能減少碳排。據統計,每次執行血液透析,光是電費就能讓一台特斯拉從台北開到高雄。
今年健保總額中透析總額為473.75億。衛福部健保署長石崇良今天表示,本周透析總額協商會議中,已通過將居家血液透析納入健保,且給付點數與在醫院接受透析相同,送3月底共擬會討論後,預計最快5月上路。結合遠距設備,可讓照護場域從醫院、洗腎室轉至病人家中,並研擬給付病人租用血液透析設備費用。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