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Google發出鐵粉邀請!意外曝光Pixel 10新手機亮相上市時間

會考志願選填/盤點雙北高中之最!從校風到外送規定…校友心聲、學校特色一次看

全身痠痛如遭輾壓…女大生因「慢性發炎」長期受苦 醫揭4元凶

還在推點滴架?網推薦這款病童用「自行車」 意外曝台灣護理、病房困境

對吊點滴的住院病人來說,若想下床移動如廁或出病房散步,通常得推著點滴架才能自由行走。示意圖/ingimage
對吊點滴的住院病人來說,若想下床移動如廁或出病房散步,通常得推著點滴架才能自由行走。示意圖/ingimage

對吊點滴的住院病人來說,若想下床移動如廁或出病房散步,通常得推著點滴架才能自由行走。臉書社團「台灣荷蘭教育推廣協會 留學荷蘭問答區」近日曝光一款病童用吊點滴專用自行車,讓病童在吊點滴時還能騎自行車、「苦中作樂」地享受自由活動的感覺。該文自截稿為止有將近3萬名網友按讚或愛心符號,認為此舉值得台灣也來推廣至各大醫院,但卻有許多網友點出目前台灣的醫護職場環境和住院實景情況,恐怕無法適用這款移動式吊點滴專用自行車。

「台灣荷蘭教育推廣協會 留學荷蘭問答區」表示,荷蘭目前正推出一款吊點滴的專用自行車,讓住院病童也能自由騎行、享受樂趣。透過該款點滴用自行車,正在醫院接受靜脈點滴治療的兒童,不必再整日躺在病床上,也能藉由它一邊接受治療,一邊還能自由活動。

「台灣荷蘭教育推廣協會 留學荷蘭問答區」強調,此款自行車相當安全,且必須在成人的監督下才能使用,騎行時還必需在平坦地面上,僅適用於不含化療、免疫治療或血液製品的輸液泵,此舉讓住院病童在連接輸液泵的同時,仍能安全騎車,並享受運動帶來的樂趣。

該款小巧可愛的自行車名稱為:「Infuuts」,由荷蘭烏特勒支大學的醫療專家與工程師聯手打造,經過嚴格測試,確保穩定性與安全性。從測試影片中,看見有病童雖然上方有許多各式各樣的點滴,看似應苦不堪言的治療中的病程,孩子卻因能騎乘這款點滴用自行車,而展露出難得的笑顏。

該款自行車引來台灣網友熱議,雖有許多人認為它能為治療帶來樂趣,或許能有助康復或減緩病情帶來的痛苦;但有更多人表示,以台灣的護理職場惡劣環境,這款點滴用自行車的引進,只會加重醫理師身上更多的照顧負擔,對護理人員來說,必須還得負責它使用上的安全性及清潔度,有人還開玩笑地表示,這款自行車引進台灣的醫院後,可能要請院方另購置定位系統,方便醫護尋找病童。

在台灣目前的住院實際情況下,許多台灣網友認為,或許在國外的醫院比較不那麼擁擠,可以讓病童用這樣的自行車移動;但對台灣的住院環境來說,恐怕會有行駛上發生相撞、甚至讓病童因此摔傷的可能性,還是建議大家看看就好,別引進台灣。

護理師 自行車

延伸閱讀

車禍傷者也只能等!律師揭醫護離職潮嚴重現況:父斷食1天無法開刀

病情有變!多一顆腫瘤「擴散很快」 陳文茜:腦要跟癌細胞作戰了

不是去交友、比慘!醫師曝14住院NG事項 直呼2行為像八點檔

第一名的乾淨捷運!北捷曝光深夜幕後功臣照 網感動再歸功1事

相關新聞

台鐵枋山至加祿電車線斷落雙向不通 啟動公路接駁

台鐵公司今天表示,下午枋山至加祿間發現電車線主吊線斷落,目前此區間路線暫時雙向不通,已立即在大武至枋寮間啟動公路接駁

賴政府執政一周年 農業部盤點農保、外銷等政策成果

賴清德總統今天就職滿一周年,農業部細數這一年來的施政成果,包含讓每一位實際從農者都能加入農保、獲新加坡同意我國生鮮豬肉進...

全身痠痛如遭輾壓…女大生因「慢性發炎」長期受苦 醫揭4元凶

一名年輕女大學生長期出現全身痠痛、無力與注意力難以集中等症狀,曾多次就醫卻遲遲無法找出病因。在長輩的建議下接受功能醫學評估後,才發現問題可能源自於體內「慢性發炎」。醫師指出,不良生活習慣如熬夜、久坐不運動與高糖飲食,都是導致慢性發炎的關鍵因素。

影/北捷板南線車門異常…調整班距 轉乘站月台爆滿人潮 民眾罵翻了

北捷板南線今早8時左右發生列車異常狀況,影響班距運行,由於正值上班及上學的尖峰時間,除了轉乘的站點的月台層塞滿人潮外,一...

要出梅了?粉專:今午後雷雨近期最旺盛 周三起進入標準夏天

今天出門要帶傘。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表示,氣象署最新預報顯示,今天台灣上空大氣環境極度不穩定,各地準備交手...

國人10大死因…癌症連43年居首 自殺隔14年再上榜

衛福部昨公布一一三年國人十大死因,癌症連續四十三年位居首位,去年共有五萬四○三二人死於惡性腫瘤,平均每九分四十五秒就有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