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百合颱風最快今生成 吳德榮:歐洲模式模擬19日熱帶系統登陸台灣

川普對加課高關稅 道瓊下跌280點 史指本周走低

每一次都加速身體崩潰!醫示警「熬夜8惡果」:根本是燃燒生命

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指出,熬夜的代價遠比想像中可怕,根本是在燃燒生命。 示意圖/Ingimage
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指出,熬夜的代價遠比想像中可怕,根本是在燃燒生命。 示意圖/Ingimage

熬夜,你熬的不是夜,你熬掉是自己生命」,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指出,一個人即便不菸不酒,注重飲食健康,但只要熬夜,就會使得身體加速崩潰。

黃軒以方大同英年早逝的新聞為例,提醒大家「熬夜的代價遠比你想像得更可怕」。他直言,熬夜不是本事,而是在燃燒生命,每一次熬夜都是在加速身體機能的崩潰,甚至可能為未來埋下嚴重的健康隱患。

黃軒列舉8大熬夜惡果:

1. 體重失控,發胖無法逆轉

熬夜會影響體內荷爾蒙分泌,讓人感到異常飢餓,導致暴飲暴食。同時,人體在夜間的代謝率會下降,此時若進食高熱量宵夜,不僅無法有效消耗,脂肪也容易囤積在腰腹,讓人形成易胖體質。

2. 免疫系統崩潰,疾病找上門

黃軒指出,連續三天睡眠不足,身體的免疫細胞活性會下降70%。這意味著人體防禦機制變弱,更容易感冒、生病,甚至出現腸胃功能失調。長期熬夜者還可能出現慢性發炎,讓身體長時間處於亞健康狀態。

3. 皮膚狀況惡化,顏值急劇下降

熬夜會導致膠原蛋白加速流失,讓肌膚變得暗沉、鬆弛,黑眼圈、細紋、痘痘等問題也接踵而至,讓人看起來比實際年齡更顯老態。

4. 心血管健康亮紅燈

由於夜晚是心臟修復的關鍵時刻,熬夜會導致心臟持續超負荷運作,增加血壓、心率不穩的風險。黃軒揭開統計數據,35歲以下的猝死案例中,超過 80%都與長期睡眠不足有關。

5. 大腦功能衰退,記憶力下降

長時間熬夜會影響大腦神經傳遞,使人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甚至「話到嘴邊卻想不起來」。經常熬夜者的人腦細胞死亡速度是正常人的2倍,也就是說,很有可能35歲時已經擁有60歲的腦力。

6. 癌症風險上升

熬夜會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導致乳癌、大腸癌等風險上升。研究發現,長期熬夜的人癌症發病率比早睡者高出40%。

7. 消化系統受損,胃病纏身

熬夜會打亂肝臟與腸胃在夜間進行修復排毒的過程,使得胃酸分泌失調,容易引發胃潰瘍、消化不良等問題,嚴重時甚至可能演變為慢性胃病。

8. 情緒波動大,易怒焦慮

熬夜所導致的睡眠不足,會讓大腦的情緒調節中樞過度活躍,使人變得焦慮、暴躁,甚至增加憂鬱症的風險,進而影響人際關係,容易與家人、朋友發生衝突,導致社交壓力加劇。

為了有效擺脫熬夜習慣,黃軒呼籲大家睡前2小時最好遠離手機等電子設備,並讓室內溫度維持在20-22°C,飲食方面則是晚間7點後避免進食高熱量宵夜,也可以在睡前喝溫牛奶或吃些櫻桃。

黃軒建議民眾可以培養泡腳、聽輕音樂等固定睡前習慣,同時要避免周末瘋狂補眠,以免打亂生理時鐘,影響下一周的作息。黃軒也叮嚀粉絲,每一次熬夜都是在消耗生命本錢,不要等到將來生重病時才問「為什麼是我?」,希望大家能及早為健康著想,做出不熬夜的改變。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提醒您:抽菸,有礙健康

熬夜

相關新聞

台鐵枋山至加祿電車線斷落雙向不通 啟動公路接駁

台鐵公司今天表示,下午枋山至加祿間發現電車線主吊線斷落,目前此區間路線暫時雙向不通,已立即在大武至枋寮間啟動公路接駁

賴政府執政一周年 農業部盤點農保、外銷等政策成果

賴清德總統今天就職滿一周年,農業部細數這一年來的施政成果,包含讓每一位實際從農者都能加入農保、獲新加坡同意我國生鮮豬肉進...

海象不佳影響 小三通金廈航線今上午起停航

受到金廈海域海象不佳影響,金門縣港務處今天上午公告,小三通客運金門水頭至廈門五通航線自08時50分起全面停航,提醒計劃搭...

崩潰!清水服務區遭檢舉清潔員「拿拖把擦桌子」 統一超商回應了

「全台最美服務區」去年與全台消費者正式見面後,立刻受到每天數以萬計過往遊客的青睞,但是日前有民眾拍下,清潔人員竟用拖把拖...

快訊/台鐵二水林內段路基流失雙線不通 數百乘客遊覽車接駁

雲林縣今日上午11時開始豪雨不斷,台鐵二水到林內間(K255+200)受豪大雨影響,下午路線掏空造成雙線不通,下午3時在...

比藥物更有效!醫曝每天「1動作」促進身體代謝 抗癌又控糖

「冷到發抖,讓身體吃點苦」可能成為控糖抗癌新關鍵。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近日在臉書發文,引述最新研究指出:讓身體冷一點、抖一下,竟可能啟動身體代謝系統,喚醒棕色脂肪,讓細胞重新學會「怎麼用糖、怎麼省糖」,不只能降血糖、降血壓,甚至能讓癌細胞「餓死」。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