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級醫療淪口號 桃衛生局長嘆:不能魚與熊掌都不選擇

近期急診壅塞,桃園市衛生局長賈蔚今直言,分級醫療雖被視為解方,但民眾不願放棄就醫選擇權、政治人物畏懼選民反彈不敢堅持、醫療機構擔憂營運衝擊而觀望,而淪為各界口惠而實不至的「老藥新包裝」。圖為急診示意圖,非當事醫院。本報資料照片
近期急診壅塞,桃園市衛生局長賈蔚今直言,分級醫療雖被視為解方,但民眾不願放棄就醫選擇權、政治人物畏懼選民反彈不敢堅持、醫療機構擔憂營運衝擊而觀望,而淪為各界口惠而實不至的「老藥新包裝」。圖為急診示意圖,非當事醫院。本報資料照片

急診壅塞問題延燒,桃園市衛生局長賈蔚今直言,分級醫療雖被視為解方,但推動30年成效有限,民眾不願放棄就醫選擇權、政治人物畏懼選民反彈不敢堅持、醫療機構擔憂營運衝擊而觀望,淪為各界口惠而實不至的「老藥新包裝」,若想實現分級醫療,仍需靠各方誠實面對才有解方。

急診壅塞話題熱度不減,賈蔚表示,近期產官學三方專家盡出,包括落實分級醫療、加強病床調度、增加急重誘因,都是舊方老藥重提,新解卻遙遙無期,「哪個不是耳熟能詳?從期待到無感,甚至引來訕笑怒罵。」

賈蔚指出,民眾口頭上支持分級醫療,但若當自己遇到發燒或腰痛等非致命症狀去急診被拒絕時,還會支持嗎?若假日找不到開診的基層院所而到大醫院就診,卻被告知10公里外有診所時,是否仍然心存感激?另方面,基層診所醫師又是否願意配合分級醫療精神,提高假日看診頻率,或在社區範圍內輪流看診?

賈蔚表示,分級醫療本質是透過資源配置設計,達到最大效益,無論是公醫制度國家或自由競爭市場都能實施,但核心在於「適度甚至大幅限制被保險人的就醫選擇權」。

他認為,中央的健保署當然最希望成功推動分級醫療,但政治人物考量選票,不敢挑戰民眾就醫選擇權;醫療機構經營者無法評估分級醫療對財務營運的影響,傾向靜觀其變;總額分配制度的複雜性也使改革更加困難。

賈蔚說,即使基層急診醫護人員希望分級醫療,這樣的想法不一定不會改變,因為醫療人員的薪酬模式分為固定薪酬和以量計酬,若屬於固定薪酬制的人,內心會希望工作越少越好,但以量計酬的人會自行衡量體力與報酬的最佳交叉點,若推動分級醫療,工作量的重分配,恐將引發醫護內部的矛盾。

賈蔚表示,社會仍須思考健保的本質究竟是社會保險還是社會福利,他曾聽到有官員說健保是「兼具社會福利的健康保險」,但這種「魚與熊掌都不選擇」的心態需要調整,「要便宜又要好貨不常見,更要小心買到假貨。」

分級醫療 健保署 保險

延伸閱讀

緩解急診壅塞籲發護理師一萬元津貼 醫界:一劑強心針

急診新血難募 「台大1醫師顧40人」

大醫院急診塞爆 專家推測和「這些迷思」有關

壅塞看不到未來、人力流失、給付制度 3因素推走急診醫

相關新聞

台鐵枋山至加祿電車線斷落雙向不通 啟動公路接駁

台鐵公司今天表示,下午枋山至加祿間發現電車線主吊線斷落,目前此區間路線暫時雙向不通,已立即在大武至枋寮間啟動公路接駁

賴政府執政一周年 農業部盤點農保、外銷等政策成果

賴清德總統今天就職滿一周年,農業部細數這一年來的施政成果,包含讓每一位實際從農者都能加入農保、獲新加坡同意我國生鮮豬肉進...

冰箱裡不能沒它!高麗菜含「特別成分」超護身 醫師推5煮法輕鬆上桌

高麗菜價格親民、料理多變,是台灣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常見食材。而在營養醫學領域擁有豐富經驗的劉博仁醫師,更公開表示自家冰箱幾乎全年備有高麗菜,不只是因為好保存、好烹煮,更重要的是它對人體健康益處多多,尤其在保護腸胃與抗癌方面展現功效。

午後雷陣雨開炸 8縣市慎防大雨雷擊及強風

午後對流雲系發展旺盛,易有短延時強降雨,中央氣象署發布大雨特報,今天中南部、花蓮及台東山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注意雷擊...

阿嬤碎念不入座、遊覽車被驅離 狂美交響管樂團團長怒:不去屏東了

狂美交響管樂團14日赴屏東演藝廳首演「宮崎駿動畫配樂2」音樂會,席間兩名觀眾在遲到入場後,其中的一名女性長輩因為座位未與同行者連號,拒絕入坐,讓團長謝韋民氣到中斷表演

全身痠痛如遭輾壓…女大生因「慢性發炎」長期受苦 醫揭4元凶

一名年輕女大學生長期出現全身痠痛、無力與注意力難以集中等症狀,曾多次就醫卻遲遲無法找出病因。在長輩的建議下接受功能醫學評估後,才發現問題可能源自於體內「慢性發炎」。醫師指出,不良生活習慣如熬夜、久坐不運動與高糖飲食,都是導致慢性發炎的關鍵因素。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