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滿意度近9成 重病自費卻成民眾痛點

全民健康保險會主委盧瑞芬。聯合報系資料照
全民健康保險會主委盧瑞芬。聯合報系資料照

全民健保在民國84年3月1日開辦,30年來享譽國際,許多國家前來取經,如今銀髮海嘯、新藥新科技浪潮發接踵而來,健保制度窮於見招拆招,重大疾病自費醫療占比升高,反映出健保大傘覆蓋不到的窘境。

官方調查顯示,台灣民眾對於全民健保的整體滿意度自104年突破8成,近年逼近9成,就醫方便、保費便宜,99.9%的民眾納保,看病包辦感冒到重大傷病,不僅美國公共電視等國際媒體報導肯定、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盛讚,其效率與品質也是其他國家的施政參考。

全民健保撐起的保護傘,前衛生署長李明亮日前在一場研討會上形容是人類歷史上最美景色,讓醫療能夠人人付得起、看得到。治重病要賣房子、借高利貸,窮人得急重症沒有救的年代,彷彿走進歷史。

然而,據衛生福利部統計,民眾醫療費用超過33%是自費項目,以女性健康殺手乳癌為例,近7成5患者曾接受自費治療,2成癌友自費金額破新台幣百萬元;另外,中央健康保險署自費醫材比價網公開資料中,人工心瓣膜自費最高43萬元,人工髖關節也要18萬元。

●自費醫療增加 重症病患難以承受

健保不給付或不夠用,自費使用癌症新藥和新式醫材逐漸成為重症患者難以承受之重。中華經濟研究院長連賢明認為,「自費狀況回到健保開辦」,全民健康保險會主委盧瑞芬也提醒,自費占比升高已成為最大痛點。

盧瑞芬說,健保創辦初衷是就醫平權,免於因病而窮,因窮而亡,但是台灣超過其他先進國家的高醫療自費占率,加上醫院營運只靠醫療本業是不夠的,非健保收入(例如美食商場、停車場)逐漸攀升等,無疑是警訊。

她指出,全民健保愈來愈難全面涵蓋所有醫療需求,弱勢群體的生活更加艱難,連中產階級都開始買商業保險自救。

自費醫療之所以提高,一部分來自於人口結構老化促使醫療需求增加,另一部分是醫療新科技動輒數百萬到數千萬元,健保難以負荷。值得一提的是,醫療支出成長速度超過收入增長雖是全球趨勢,連賢明說,「台灣過度壓制支出的結果是影響醫療品質。」

連賢明說,健保費若不漲價,「是否還能繼續享受相同醫療服務?」台灣與鄰國健康數據已經出現落差,台灣原本領先韓國1年的預期壽命,現在卻落後2年,如何平衡醫療需求與財政持續,是當前亟需解決的課題。

目前二代健保的保險費分為一般保費及補充保費,一般保費的費率5.17%,基本上以經常性薪資收入,也就是死薪水,作為課費基礎;補充保費的費率2.11%,凡是6類收入(高額獎金、兼差收入、執行業務所得、利息所得、股利所得、租金收入)每次超過一定額度,即按次課費,並不像課稅是年度結算課徵。

「提高費率是最有效財務調整方式」,台北商業大學財政稅務系教授韓幸紋說,強制納保的健保以自助互助、量能負擔為原則,二代健保102年上路,課徵模式卻未大改。

●調整費率涉及公平性 健保改革聲起

面對大退休時代,勞動人口老化警鐘,以及新工作型態(例如外送員、Uber司機、直播主等)風行,韓幸紋直言,如果還是以薪資經常性收入計算健保費,顯然不合時宜,也讓工作人口負擔更沉重。

這幾年健保總額超過8000億逼近9000億元,大約9%收入來自補充保費,尤其半導體業帶動台股表現亮眼,股利所得的補充保費貢獻不少,因此健保署研擬調整補充保費來擴增財源。

韓幸紋提醒,調整補充保費不可或缺結算機制,部分所得不易算入,如不動產交易等仰賴結算,連動討論才能儘速改革,建議納入財富為課費的費基,將當初二代健保未通過的「家戶總所得」納入討論增加公平性。

世界最貴藥品每劑1億元治療血友病,天價新藥未來只會更多,健保資源有限,欲望無窮,盧瑞芬提醒「部分負擔」重要性,可借鏡韓國模式,輕症未經轉診就去醫學中心,健保將完全不給付,節制過度使用醫療資源。

健保走過30年,費率從一開始的4.25%到目前5.17%,調整次數升多於降,在調漲費率連帶支付改革的民意壓力下,往往是衛生署長辭官,例如前衛生署長楊志良推動二代健保改革上路,便功成身退。

連賢明說,早期改革充滿勇氣,即使面對必須犧牲衛生體系最高長官風險,總努力嘗試新制,隨著制度逐漸定型,改革勇氣越變越少,應鼓勵積極討論,不論是增加酒捐、糖捐、碳稅或營業稅等,甚至討論結合商保的第2層健保,千萬別不戰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

衛生署 健保總額 保費

延伸閱讀

砸30億改善急診...被諷挖東牆補西牆 健保署澄清:早有編列

衛福部3月3新制上路 19至64歲高風險納入肺鏈公費疫苗

三高年花健保1.7千億 衛福部:生活型態諮商使用低盼提升

振興醫院加護病房「神調度」 魏崢:給予病人升等感

相關新聞

台鐵枋山至加祿電車線斷落雙向不通 啟動公路接駁

台鐵公司今天表示,下午枋山至加祿間發現電車線主吊線斷落,目前此區間路線暫時雙向不通,已立即在大武至枋寮間啟動公路接駁

賴政府執政一周年 農業部盤點農保、外銷等政策成果

賴清德總統今天就職滿一周年,農業部細數這一年來的施政成果,包含讓每一位實際從農者都能加入農保、獲新加坡同意我國生鮮豬肉進...

出梅入夏了!未來一周高溫炎熱 七縣市明飄破36度

今天是夏至,各地都感到炎熱高溫,中央氣象署直言,由於太平洋高壓比較強,未來一周都屬於高溫炎熱天氣,高溫可達31度至36度...

環境部撤銷中火1800萬罰款敗訴 台電:依法提救濟

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昨就環保署撤銷台中市環保局裁罰中火生煤使用量超標案,判台中環保局勝訴,環境部擬上訴。台中市長盧秀燕今喊話...

大雷雨轟炸新北、基隆 雙溪、坪林、石碇、石碇小心溪水暴漲

午後對流旺盛,氣象署下午針對基隆市、新北市發布大雷雨即時訊息,持續時間至晚間6時15分止。氣象署提醒,旺盛發展的對流常伴...

下班注意路況!大雷雨襲台北市大安、松山、中正等9區

受午後熱力作用影響,台北市政府下午發布大雷雨即時訊息,持續時間至17時15分,請民眾慎防淹水以及低能見度,包括台北市松山...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