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生活!主婦曝4種「刻意選擇一次性用品」 家務更輕鬆、收納更順暢

嘉紗分享四種「刻意選擇使用一次性用品」的生活方式,並說明這些選擇如何讓家務變得更輕鬆、收納更加順暢。 圖/ingimage
嘉紗分享四種「刻意選擇使用一次性用品」的生活方式,並說明這些選擇如何讓家務變得更輕鬆、收納更加順暢。 圖/ingimage

在極簡生活的實踐中,妥善運用「一次性用品」能為日常生活帶來便利。日本網站「ESSE在線」指出,一位單親媽媽嘉紗(化名),她與兩名小學生子女共同居住於公寓,並以「極簡生活」為理念,從事整理收納諮詢工作。她分享了四種「刻意選擇使用一次性用品」的生活方式,並說明這些選擇如何讓家務變得更輕鬆、收納更加順暢。

1. 來客用的餐具與杯子

自從接觸極簡主義並整理居家空間後,嘉紗深刻體會到「少即是多」的生活哲學,不僅讓空間更加舒適,也讓身心變得輕盈。她開始關注環保議題,甚至捨棄合成洗劑,改用天然清潔用品。然而,她也認為,過度追求環保可能會讓生活變得不自在,因此她選擇在能力範圍內實踐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在家事簡化方面,她選擇使用一次性紙盤與透明塑膠杯作為來客專用餐具。由於家中很少招待客人,額外準備專用餐具不僅占據收納空間,也增加整理負擔。因此,她決定在確認來客後,依需求至百元商店適量購買的紙盤與塑膠杯。此外,家中儲備的免洗筷則採取「滾動式存貨管理」,優先使用較舊的存貨以避免浪費。

使用一次性餐具的好處不僅在於節省收納空間,更重要的是,它能夠大幅減少清洗的工作,使來客後的整理變得更加輕鬆。

2. 烘焙用具

嘉紗熱愛烘焙,過去曾擁有各式各樣的烘焙器具,包括活動底蛋糕模、磅蛋糕模、戚風蛋糕模、塔皮模、餅乾模、篩粉器、擠花袋,以及各種包裝材料。

然而,經歷生育與離婚後,她的烘焙次數大幅減少,但她仍抱持著「總有一天會再使用」的執念,因此遲遲不願捨棄這些用品。直到她體驗到「極簡生活」的舒適感後,才決定將這些物品逐步淘汰,並轉變心態:「當想要烘焙時,再到百元商店購買一次性用品即可。」

雖然最初擔心會後悔,但她發現,這種方式讓她可以更輕鬆地享受烘焙樂趣,不再受「擁有大量器具」的心理壓力影響。

3. 以廚房紙巾取代手擦毛巾

為了減少洗滌與晾曬毛巾的負擔,嘉紗開始嘗試以一次性廚房紙巾取代傳統的手擦毛巾與擦碗布。起初,她全面使用拋棄式紙巾,但因垃圾量大增而感到不滿,最終決定採取折衷方案——將手擦毛巾與廚房紙巾兼用。

由於原本家中對廚房紙巾的消耗量不大,因此這樣的調整並未帶來額外的經濟負擔,卻有效減少了清洗毛巾的勞務,使廚房維持整潔且使用更加便利。

4. 馬桶清潔手套

目前,她的廁所清潔方式已全面採用天然清潔劑,例如以檸檬酸噴霧取代過去使用的可沖式馬桶刷。雖然如此,她仍希望避免用素手接觸,因此選擇使用一次性手套,而這些手套也能兼作料理手套,一物多用。

善用一次性用品,減輕家事負擔

嘉紗的「一次性用品選擇原則」是:「僅在真正需要時購買適量」,並優先選擇具多用途的產品。她認為,在不造成心理負擔的前提下,兼顧環保與生活便利,才能讓家事與收納變得更輕鬆。

延伸閱讀

創意「蔬食餐廳」快收藏!義式料理口味獨特,還有素食迴轉火鍋吃到飽

20年回憶成絕響! 基隆咖啡廳「瑪其朵一號店」將熄燈 最終VIP回饋贈草莓盒、蛋糕

蘭嶼綠島轉運垃圾 台東縣府訂目標量2千公噸

賀中華隊場內全壘打!全家「隨買跨店取」限時推經典雪花蛋糕買1送1

相關新聞

台鐵枋山至加祿電車線斷落雙向不通 啟動公路接駁

台鐵公司今天表示,下午枋山至加祿間發現電車線主吊線斷落,目前此區間路線暫時雙向不通,已立即在大武至枋寮間啟動公路接駁

賴政府執政一周年 農業部盤點農保、外銷等政策成果

賴清德總統今天就職滿一周年,農業部細數這一年來的施政成果,包含讓每一位實際從農者都能加入農保、獲新加坡同意我國生鮮豬肉進...

國人10大死因…癌症連43年居首 自殺隔14年再上榜

衛福部昨公布一一三年國人十大死因,癌症連續四十三年位居首位,去年共有五萬四○三二人死於惡性腫瘤,平均每九分四十五秒就有一...

求善終、生死兩相安 醫師:做好安寧醫療四大人生課題

人生的終站是死亡,要如何面對,許多人都還沒有做好準備。安寧緩和醫療(臨終關懷)是針對末期病人的醫療服務,台大醫院金山分院...

睡夢中驚醒!花蓮5:07發生規模4.2地震 最大震度4級

中央氣象署發布第101號顯著有感地震報告,花蓮今清晨5時07分發生規模4.2地震,震央位於花蓮縣卓溪鄉,地震深度14.6...

孕期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 恐影響胎兒腎臟健康

孕期用藥須審慎,高雄長庚醫院最新研究揭示,孕婦若於中、晚期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子女罹患慢性腎臟病的風險將顯著增加。此...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