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香港能靠大富豪重振夜場娛樂?一徵兆現隱憂

以色列「崛起之獅」行動斬首伊朗軍方高層!多人被炸死在床上

器捐遺愛人間卻釀悲劇?3年後受贈者全數罹癌 驚人真相曝光

急診壅塞結構陳痾 陳昭姿:上中下游紓解

民眾黨立委陳昭姿。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眾黨立委陳昭姿。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針對急診醫學會發聲明提醒政府,今年急診壅塞情況已達前所未見,盼政府協助解決,衛福部長邱泰源受訪時雖簡單表示,會請各醫院協助調整急診和門診的住床比例,但民眾黨立委陳昭姿接受本報專訪時強調,住院床位不足、護理人力短缺與醫學中心快速增加等,都是其中原因,呼籲衛福部強化輕症自我照護、「三班護病比」入法與落實分級醫療

急診爆滿分析原因

台灣急診醫學會22日晚在臉書發文指出,急診壅塞情況已達前所未有的嚴重程度,急診住院待床壅塞、出口阻塞,急重症病人被迫滯留急診。根本原因在於可利用住院床位不足,而非流感、腸胃炎等輕症病人所造成入口擁擠,應先提高急診住院配床比例,長期則應建立急診緊急應變機制。

護理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紀淑靜近日則指出,護理人員淨增加人數逐年下降,由於工作繁重、給付又低,護理師「避重就輕」,不願投入急重症科別,護理師空缺率逐年攀升,高達15%離職護理師轉行去當房屋、保險仲介;對此總統府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副召集人陳志鴻亦說,醫護人員離開醫院,沒有推動轉診制度、分級醫療是急診癱瘓的原因之一。

對此,邱泰源23日中午出席活動接受聯訪時回應說,已請各醫院協助調整急診和門診的住床比例,並設法增加急診人力,並請健保署研議如何穩住急診人力。他強調,有些病在小醫院或基層處理也可以,會從院方調整住床、急診人力、環境改善和民眾就醫分流等面向積極處理。

民眾優先去醫學中心

但民眾黨立委陳昭姿受訪時指出,急診壅塞並非短期現象,而是長期結構性問題的累積結果。根本原因在於住院床位不足與護理人力短缺,導致急診病患無法順利轉入病房,形成「急診滯留」現象。近期護理師短缺更造成「大關床潮」,即便有空床,也因缺乏護理人員而無法收治病患,加劇急診壅塞。

「衛福部一邊喊著分級醫療,一邊卻縱容醫學中心快速增加!」陳昭姿指出,台北區醫學中心數量已從應有的4家暴增至10家,形成「看病就要到醫學中心」的迷思,直接導致病患湧入醫學中心,地區醫院與基層診所逐漸萎縮,台灣醫療結構嚴重失衡,出現「頭重腳輕」的情況。

輕症藥可收較貴?

陳昭姿認為,進行健保制度總體檢,才能根本解決醫療資源失衡問題,應該實施「小病症自己顧、大病健保來」的支付制度,強化輕症病患自我照護,避免輕症病患湧入急診。也可參考韓國對輕症病患收取較高額藥品費用,促使輕症病患留在基層診所或地區醫院,強化分級醫療。

在穩定護理人力方面,除了發放津貼外,也應該藉由「三班護病比」入法改善護理人員薪資與工時,減少過勞和離職潮。陳昭姿呼籲,衛福部不能再只喊「靈活調度」與「增加人力」,必須進行結構性改革,包括健保制度的全面檢討、醫療資源的重新分配、護理人力的穩定培育,才能真正解決急診壅塞問題。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陳昭姿 醫學中心 分級醫療

延伸閱讀

急診壅塞「已達前所未有嚴重」 醫學會籲採取4措施

柯爸病逝...民眾黨集體拈香 黃珊珊:希望保佑柯文哲

立委陳昭姿遭質疑未利益迴避? 衛福部最新預告這件事

民眾黨新共主出爐!黃國昌8903票當選黨主席 蔡壁如僅獲360票落敗

相關新聞

台鐵枋山至加祿電車線斷落雙向不通 啟動公路接駁

台鐵公司今天表示,下午枋山至加祿間發現電車線主吊線斷落,目前此區間路線暫時雙向不通,已立即在大武至枋寮間啟動公路接駁

賴政府執政一周年 農業部盤點農保、外銷等政策成果

賴清德總統今天就職滿一周年,農業部細數這一年來的施政成果,包含讓每一位實際從農者都能加入農保、獲新加坡同意我國生鮮豬肉進...

孕期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 恐影響胎兒腎臟健康

孕期用藥須審慎,高雄長庚醫院最新研究揭示,孕婦若於中、晚期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子女罹患慢性腎臟病的風險將顯著增加。此...

雨彈狂炸高雄水溝出現「新神獸」 大學生問:能放颱風假?

高雄從昨天深夜到今天上午遭雨彈狂炸,陸續出現道路淹積水災情,有網友駕車上班到路成泥流河,三鳳宮前的幸福川快溢出道路,高雄...

影/大雷雨南橫公路交通中斷 高市緊急宣布:桃源4里停班1校停課

高雄各地今早大雨不停,台20南橫公路勤和路段便道預警性封路,復興里以上部落交通中斷,高市府宣布,桃源區復興里、拉芙蘭里、...

全台雨勢回波圖南部一片紅 這三縣市正在下大雷雨

受蝴蝶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幾乎全台壟罩在雲雨圈中,高雄從昨深夜到清晨遭暴雨狂炸,中央氣象署今天上午持續針對高雄市、屏東縣、...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