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股道指漲300點 但創逾半世紀總統上任百日最差表現

9成綠電台電躉購 綠色和平:中小企業可交易綠電僅4.3%

綠色和平今天舉辦「RE10X10企業綠電倡議」茶會,根據統計,自2020年迄今已有110家企業加入,平均使用綠電占比已達23.9%,高於前一年平均的18.8%。記者李柏澔/攝影
綠色和平今天舉辦「RE10X10企業綠電倡議」茶會,根據統計,自2020年迄今已有110家企業加入,平均使用綠電占比已達23.9%,高於前一年平均的18.8%。記者李柏澔/攝影

綠色和平自2020年發起「RE10X10」企業綠電倡議,即推動台灣中小企業逐步實現2025年10%與2050年100%綠電使用目標,綠色和平今發布「RE10X10 企業綠電倡議2024年度報告」指出,目前綠電逾9成由台電躉購,僅約8.8%流入自由市場,而小企業僅整體綠電的4.3%可交易,其餘接被台積電等大型企業買走,綠色和平認為,大型企業應綠電自發自用,減少對有限綠電資源的競爭。

根據「RE10X10企業綠電倡議2024年度報告」指出,自2020年迄今已有110家中小企業加入,平均使用綠電占比達到23.9%,較前一年平均18.8%有所成長。根據RE10X10現有成果推算,2025年底將推動每年超過7869萬度綠電使用,預計可減碳3萬8874公噸二氧化碳當量,減碳效益等同100座大安森林公園整年的碳吸附量。

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專案主任張皪心指出,從平均綠電使用占比來看,RE10X10響應企業僅用了4年時間便達到23.9%,正緊追台灣已加入國際綠電倡議RE100企業群的26%,中小企業已經展現自發自用綠電的企圖心,用電大戶更應負起責任帶頭示範,使用更多綠電,現階段台灣的用電大戶在履行再生能源義務容量時,購買綠電憑證比例高達71%,但自設僅占28%。

張皪心表示,目前綠電超過9成仍由台電躉購,僅約8.8%流入自由市場,其中一半以上又被5家大型企業買走,包含台積電、聯華電子、友達光電、台灣美光、台達電子,等於中小企業只剩整體綠電的4.3%可交易,用電大戶應更加積極投入綠電自發自用,以減少對有限綠電資源的競爭,確保中小企業也能獲得足夠的綠電供應。

張皪心指出,根據綠色和平計算,光電自發自用每度電成本為2.68元,低於產業平均電價,相比2024倡議企業透過轉供取得綠電平均單價5.67元,再生能源憑證加上電價平均單價8.64元,自發自用更是綠電取得途徑中成本最低的方式,政府應該透過政策支持,鼓勵企業投資再生能源案場、從綠電消費者轉型為綠電產銷者,才能擴大整體綠電的供給,也應參考國際推動綠電市場經驗,提供企業稅收抵減、低利貸款等支持,引導企業參與綠電供給。

響應RE10X10倡議的奇鼎科技成為電子製造業中首家100%採用綠電的企業,奇鼎科技董事長鄭智文指出,,奇鼎科技自2022年加入RE10X10綠電倡議後,在自有廠房實現自發自用,同時租賃鄰近的屋頂建置太陽能,以轉供電力到自身廠房,積極提升綠電自發自用比例達40%,剩餘才以憑證補足,高比例的自發自用也讓奇鼎在達標100%再生能源使用的同時確保了能源供應的穩定性。

X 中小企業 綠色

延伸閱讀

三重台電包商工人遭電擊 勞檢初判雇主涉有過失

施耐德電機引領企業迎接碳定價挑戰 協助中小企業探索減碳新機會

華城、中興電 四檔帶勁

影/國民黨會期拚能源政策 朱立倫:核電廠要延役20年

相關新聞

上路5年簽署不到1% 病主法將大翻修

涉及病人善終決定的「病人自主權利法」上路五年,迄今僅十萬三千多人簽署,簽署率約百分之○點四五,朝野立委均認為數千元諮詢費...

是你嗎!大樂透1億元頭獎1注獨得 竟開在台北有錢人最多的地方

4月財氣旺,大樂透頭獎幸運得主再增一人。台彩表示,29日晚間開獎的大樂透,頭獎獎金1億元,在台北市信義區松山路322號彬...

開幕不到1年驚傳收攤!「若櫻壽司」最終營業日是這天

日系連鎖生活雜貨品牌DON DON DONKI(唐吉訶德)旗下壽司品牌「若櫻壽司」,近日無預警宣布台北西門店最終營業日為...

影/男心跳停止5次電擊 宜蘭首例注射「預立醫囑藥物」成功救命

宜蘭年約60歲男性患者去年曾因到院前停止心跳OHCA,消防獲報到場立即進行CPR及電擊,仍無見效,千鈞一髮之際,救護人員...

28歲女業務常應酬拚酒...檢出致癌瘜肉 醫揭7危險族群

28歲廖姓女業務在公司同事邀請下,做了健康檢查,竟發現2顆可疑瘜肉。透過AI技術輔助初步辨識為腺瘤性瘜肉,後續病理報告再...

未來10天恐有熱帶擾動發展成颱?吳德榮:歐美預測分歧

會有5月颱嗎?中央氣象署昨天指出,目前菲律賓東方是明顯低壓帶,熱帶系統消消長長,不排除未來有些系統會發展成熱帶性低氣壓或...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