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新光家族承接三越伊勢丹股權 兆豐銀融資55億元助陣

長照3.0打造十分鐘生活圈 長者需求車程10分鐘可完成

衛福部次長呂建德表示,目標要推「十分鐘生活圈」,讓長者在地安老的需求可以在開車路程十分鐘內滿足。示意圖/ingimage
衛福部次長呂建德表示,目標要推「十分鐘生活圈」,讓長者在地安老的需求可以在開車路程十分鐘內滿足。示意圖/ingimage

明年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同時政府長照政策也走向3.0發展。衛福部次長呂建德表示,目標要推「十分鐘生活圈」,讓長者在地安老的需求可以在開車路程十分鐘內滿足,並且將推行一定年齡以上,一生一次免費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另外,照護人力單靠本籍人力不夠,夜間照顧需要引進外籍照護工協助。

醫師公會全聯會今日舉辦「長照政策現況與未來展望」線上演講,由呂建德向醫師公會會員談長照政策現況與未來展望。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周慶明表示,長照要邁入3.0,基層診所要一起協助,盼會員一起了解政府未來長照走向。

根據人口統計,截至2024年9月底老年人口達443.36萬人,占全國人口近19%;按照人口高齡化進程,推估2026年會進入超高齡社會。呂建德指出,長照3.0有健康老化、在地安老、安寧善終共三大願景,並且有八大目標,分別為健康促進、醫療照顧整合、積極復能、提升機構量能、強化家庭支持、導入智慧照顧、落實安寧善終、人力專業發展。

呂建德表示,為達成在地老化,長照3.0將推「十分鐘生活圈」,長者未來不同健康狀況都可以10分鐘車程內找到所需要資源,包含社區據點、小規模多機能服務中心、日照中心,要滿足長者功能評估服務評估(ICOPE)、智慧管理、在宅醫療、互助喘息、送餐、交通服務、智慧輔具等項目提供,要創造居家、社區、醫療、機構連續性服務。

在安寧善終部分,呂建德說,未來將放寬住院特定病人的預立醫療照護諮商給付,並且研擬一定年齡以上者,提供一生一次的免費諮商服務。

面對逐漸成長的照顧需求,呂建德表示,未來照顧人力單靠本國籍人力一定不夠,必須引進外籍照服員,除了在機構的夜間照顧人力補牆外,也可以作為護佐人力,協助護理師一起照顧病患。

另外,呂建德表示,長照基金目前餘額還有2000餘億元,收入主要來自煙捐、遺贈稅、房地合一稅等,目前收支平衡,以現況評估稅收制度較適合我國狀況,但並不排除任何可能性,如社會保險、商業保險等,會持續與外界溝通。

由左至右分別為醫師公會全聯會醫療政策委員會召集委員吳國治、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周慶明、衛福部次長呂建德。圖/截取自醫師公會全聯會YouTuBe畫面
由左至右分別為醫師公會全聯會醫療政策委員會召集委員吳國治、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周慶明、衛福部次長呂建德。圖/截取自醫師公會全聯會YouTuBe畫面

長照 呂建德 人力

延伸閱讀

壯世代用詞排擠身障疑慮 衛福部次長呂建德憂加劇社會分裂

防托育兒虐 呂建德:兒少權法擬禁體罰、調整安置順序

長者不繳健保費、社福被剝二層皮 呂建德:社安網破亡了

伏地挺身不算霸凌?邱泰源:僅極少數人感到不舒服

相關新聞

台鐵枋山至加祿電車線斷落雙向不通 啟動公路接駁

台鐵公司今天表示,下午枋山至加祿間發現電車線主吊線斷落,目前此區間路線暫時雙向不通,已立即在大武至枋寮間啟動公路接駁

賴政府執政一周年 農業部盤點農保、外銷等政策成果

賴清德總統今天就職滿一周年,農業部細數這一年來的施政成果,包含讓每一位實際從農者都能加入農保、獲新加坡同意我國生鮮豬肉進...

冰箱裡不能沒它!高麗菜含「特別成分」超護身 醫師推5煮法輕鬆上桌

高麗菜價格親民、料理多變,是台灣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常見食材。而在營養醫學領域擁有豐富經驗的劉博仁醫師,更公開表示自家冰箱幾乎全年備有高麗菜,不只是因為好保存、好烹煮,更重要的是它對人體健康益處多多,尤其在保護腸胃與抗癌方面展現功效。

午後雷陣雨開炸 8縣市慎防大雨雷擊及強風

午後對流雲系發展旺盛,易有短延時強降雨,中央氣象署發布大雨特報,今天中南部、花蓮及台東山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注意雷擊...

阿嬤碎念不入座、遊覽車被驅離 狂美交響管樂團團長怒:不去屏東了

狂美交響管樂團14日赴屏東演藝廳首演「宮崎駿動畫配樂2」音樂會,席間兩名觀眾在遲到入場後,其中的一名女性長輩因為座位未與同行者連號,拒絕入坐,讓團長謝韋民氣到中斷表演

全身痠痛如遭輾壓…女大生因「慢性發炎」長期受苦 醫揭4元凶

一名年輕女大學生長期出現全身痠痛、無力與注意力難以集中等症狀,曾多次就醫卻遲遲無法找出病因。在長輩的建議下接受功能醫學評估後,才發現問題可能源自於體內「慢性發炎」。醫師指出,不良生活習慣如熬夜、久坐不運動與高糖飲食,都是導致慢性發炎的關鍵因素。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