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走入歷史!大漢技術學院8月起停辦退場 263學生分發安置到「這2校」

美股早盤/四大指數飆高!比特幣重回9萬美元 特斯拉強彈

異位性皮膚炎藥物讓少女臉如娃娃魚、肚長妊娠紋 1招減20公斤

三軍總醫院皮膚科部主治醫師陳奕先出,異位性皮膚炎不僅是皮膚病,更與「異位性體質四重奏」相關,包括濕疹、食物過敏、氣喘、慢性鼻炎等。記者賴昀岫/攝影
三軍總醫院皮膚科部主治醫師陳奕先出,異位性皮膚炎不僅是皮膚病,更與「異位性體質四重奏」相關,包括濕疹、食物過敏、氣喘、慢性鼻炎等。記者賴昀岫/攝影

異位性皮膚炎是種慢性、反覆發作的過敏性皮膚病,8成以上會在5歲前發病,有名少女在2歲左右患病,此後經歷十多年漫長的「抗異」人生,而類固醇藥物更讓她的身形改變、出現肥胖紋等,病灶也會流湯流水,還好在使用生物製劑後狀況大幅改善,就連體重都下降20公斤,重拾開朗性格。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反覆發作的過敏性皮膚病,在台灣約200萬人深受其苦,患者常因劇烈搔癢、皮膚紅腫、脫屑等症狀所困擾,嚴重影響生活品質,不僅影響外觀,更造成患者心理上的負擔,許多患者因此感到自卑、焦慮,甚至影響社交生活。


三軍總醫院皮膚科部主治醫師陳奕先說,異膚不僅是一種皮膚病,更與「異位性體質四重奏」相關,包括濕疹、食物過敏、氣喘、慢性鼻炎等,約85%病人會在5歲前發病,發病時會出現全身性搔癢、癢疹、流湯流水或者搔癢濕疹病灶,更有病童因為抓到流血,家長需要每天洗床單。

陳奕先說,過去他會告訴病人,要放鬆心情,不然會讓病情加重,但種種不適症狀其實很難做到,有患者曾告訴他,到日本等地旅遊時會覺得明顯改善,環境相對乾燥是一個原因,但也可能因為轉換了環境,情緒上的壓力減少。

陳奕先分享一位14歲少女的案例,她在2、3歲時發病,嚴重時全身病灶流湯流水,長期使用類固醇導致身形改變,臉部一度看起來像娃娃魚般,腹部更出現妊娠紋,還好在13歲使用生物製劑後,幾個月後整個人煥然一新,也因為沒有類固醇藥物影響,已減去20公斤,皮膚也得到大幅改善,重拾開朗性格。

整體而言,傳統治療包括外用類固醇、鈣調磷酸酶抑制劑、抗組織胺、免疫調節藥物等,但許多患者效果有限,長期使用可能產生副作用,反覆發作更會讓他們對治療失去信心,不過健保給付仍有條件限制,通常第一次看診時會花組多時間和病人討論,最適合的治療方式,例如怕打針就不適合使用生物製劑,但小分子藥物在使用一段時間後仍要抽血檢驗。

陳奕先說,目前使用生物製劑的個案,最小年紀為2歲、小分子藥物則是7歲,以2歲的個案來說,雖然已經完成療程,並搭配每天的皮膚保養,雖然1年後仍復發,但爆發的狀況已經跟以前不一樣,只要使用外用藥膏和口服抗組織胺就可以把症狀壓下來,這是以前很難想像的,患者的阿嬤就提到,以前孫子因為異膚會流血,每天都要換床單,現在不用天天洗床單,癢起來也不像以前這麼嚴重。

陳奕先呼籲,異膚患者應及早就醫,尋求專業醫師的診斷與治療建議,並積極配合醫囑,正確使用藥物與護膚措施,並可考慮新興治療,以提升控制效果,異膚雖無法根治,但透過科學化、個人化的治療策略,多數患者都能大幅改善病情,擺脫「癢」氣人生。

患者 陳奕 類固醇

延伸閱讀

異位性皮膚炎新療法 14歲少女重拾開朗人生

舞獅雙男硬上少女 她喊不要...竟辯:性交正常生理反應

短褲妹騎警用機車 惡作劇好玩後果慘了!

美得好輕鬆!01年生星二代Kaia Gerber繼承媽媽美貌 「絕美長腿+明媚眼眸」還超會穿衣服

相關新聞

牙膏含鉛引恐慌 譚敦慈:刷牙前先做「這件事」更護牙

近期一項美國的民間研究調查,市面上有高達9成的牙膏產品被檢驗出含有鉛,以及砷、汞等重金屬,甚至兒童牙膏也上榜。「無毒教母...

教宗方濟各腦中風釀心臟驟停 醫曝恐是血栓打到這位置

據紐約時報報導,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於當地21日上午逝世,享壽88歲,梵蒂岡公布死亡證明指出,方濟各於21日上午7時35...

濃霧籠罩金門!小三通全線停航、機場關場

金門今日清晨再度籠罩在濃霧中,導致海空交通全面停擺,小三通金門水頭往返廈門五通與泉州石井的航線,從上午7時45分起全面停...

憂鬱自傷 躍居兒心科就診之冠

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發布兒少心理健康調查,近三年,憂鬱症、自殘等兒少患者明顯增加,位居兒童身心科門診診斷類別第一名。...

觀光署發文要求「勸阻」遊客赴陸? 業者曝影響程度

賴清德總統今年3月13日發表「五大國安統戰威脅及十七項因應策略」談話,提及在兩岸交流上,要求相關單位提高國人赴陸旅遊風險...

前教宗方濟各逝世前才治療 蘇一峰:這疾病又稱老人殺手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今天驚傳逝世,享壽88歲。方濟各今年2月因呼吸困難被送進羅馬傑梅利醫院,一度病危,3月23日才出院,他因...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