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前交長郭瑤琪驚傳主動脈剝離 加護病房觀察中「病況危急」

沒有其他人能助俄烏調停!川普自認和俄烏總統關係好:我將能阻止普亭

獨/米可白昔豪門婚5年無子 摯愛罹癌崩潰鬆口生子進度

「間性人」的哀愁 是男是女難自決

同時具有雙性特徵的「間性人」,成年後可能花大錢進行性器美容或重建手術。示意圖/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同時具有雙性特徵的「間性人」,成年後可能花大錢進行性器美容或重建手術。示意圖/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同時具有雙性特徵者,過去被稱為「陰陽人」,現稱之「間性人」,據聯合國資料顯示,其發生率約百分之○點○五至一點七間,估台灣約十萬至四十萬名間性人。過去間性人無法選擇自己性別,幼年時即被家長指定,成年後可能再花大錢進行性器美容或重建手術,國內醫師指出,政府應正視其需求,自費重建手術不合理。

間性人因染色體異常或疾病等原因,同時擁有男性與女性的生殖器官,但可透過性別矯正手術,切除睪丸、陰莖、乳房、子宮等,許多人幼年時被選定性別,成年時恐出現不認同感。因此,衛福部於民國一○七年公告手術原則,建議若非經專業評估,不得為未成年間性人進行非必要的醫療矯正手術。

不過在此之前,國內已有不少「間性人」在來不及有性別意識前,就被決定性別,於幼時接受過外生殖器矯正手術,而摘除其中一種性器官,有納入健保給付。

高雄長庚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陳柏諺表示,健保僅給付生殖器官摘除手術,但是間性人成長後,此時所需的隆乳、陰道與陰莖等重建手術,與乳癌切除後重建的義乳、睪丸癌摘除後的人工睪丸,皆為自費;隆乳要價廿五萬至四十萬元,陰道重建卅五萬至八十萬元,陰莖重建更高達六十萬至一百萬元。

衛福部是在七年前公告手術原則,間性人盡量應在十八歲後,依間性人對社會適應狀態,再來決定是否需要「性別確認手術」、「性別肯認手術」。台灣跨性別醫學學會常務理事沈秉輝說,有太多間性人為了存到可以重建自我認同的性器官的金額,而耗費多年時光,也在過程中飽受社會眼光的折磨。

沈秉輝分享,曾有位四十歲男性並不曉得自己是間性人,幼時由醫師修補尿道下裂,但成年後陰莖發展短小,希望能增大自己的陰莖,但重建過程卻耗時半年以上,需自費數十萬元,因過程冗長加上費用不足而作罷。

沈秉輝說,這類因重建費用而卻步的間性人不在少數,但因間性人為先天生理異常,商業保險不見得給予理賠,當事人只能努力籌錢才能進行手術。

台灣第一位公開間性人身分的丘愛芝說,政府應將間性人去病理化,視為一種生物自然現象,待當事人成年後自行決定性別,別讓醫師、戶政機關消滅性別。而長大後選定性別後,手術費用應由健保給付。

性別意識 手術 生殖器官 衛福部 跨性別

延伸閱讀

腦中風取栓縮短10分鐘 新光醫院急診增設「光譜CT」

MLB/1片生菜刺穿食道 道奇投手還原恐怖經歷「我可能撐不過那一晚」

holo大空昴諮詢耳鼻相關手術 該手術恐影響聲線:可以接受聲音變美的我嗎?

外科醫每天手術後猛灌「500ml健康飲料」一掃疲憊 事後超後悔:傷肝的毒藥

相關新聞

最新研究!癌友維持肥胖 5年後存活率比正常體重者多10%以上

常有人說「健康從減肥開始」,不過當疾病侵擾時,身體多出的「份量」或許能夠成為救命的關鍵。最新研究指出,在接受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的癌症病患中,體重達到肥胖標準的人,五年後的整體存活率比正常體重者整整高出10%以上。

最大震度3級!高雄甲仙12:23發生規模4地震 6縣市有感

中央氣象署今發布第114075號地震報告,高雄今中午12時23分發生規模4地震,震央位於高雄甲仙區,地震深度14公里,屬...

家寧露面聲明影片7小時衝59萬流量 Cheap白話翻譯5重點

YouTuber家寧日前透過律師發布聲明稿,昨天深夜透過她經營的YouTube頻道「秘月期POPOO」,發布4分鐘影片「...

80歲免巴氏量表聘請外籍看護 拚7月底前上路

立法院去年底通過就服法第四十六條修正案,開放八十歲以上長者,或七十至七十九歲罹患癌症二期以上者,免巴氏量表可聘請外籍看護...

大樂透1.94億元頭獎一人獨得 開在這縣市

大樂透第36期今晚開獎,頭獎金額1.94億元由一名幸運兒獨得,獎落桃園市楊梅區四維里文化街226號的晟賀彩券行。

19日冷氣團或寒流南下 11縣市局部低溫10度以下

氣象署今天表示,受強烈大陸冷氣團或寒流影響,今晚至明天雲林以北11縣市防局部攝氏10度以下低溫,這波冷空氣持續到20日清...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