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代理教師月薪加到6萬 敘薪制恐掀人力大洗牌

屏東抖音網紅自稱要在426凱道遊行「喊打」製造混亂 !警方要查

康橋車隊完成環島壯舉!賈永婕迎兒歸來:勇士進場「彼此攙扶」、掌聲淚水不斷

旅館業營收衰退 業者憂倒閉潮

民眾出國熱度不減,反觀國旅景氣持續低迷,再加上去年國際旅客來台情況不理想,導致旅宿業營收較前年下滑約一成。本報資料照片
民眾出國熱度不減,反觀國旅景氣持續低迷,再加上去年國際旅客來台情況不理想,導致旅宿業營收較前年下滑約一成。本報資料照片

疫後觀光本該迎來榮景,但國人出國旅遊熱潮延續,導致相關產業兩樣情。根據交通部觀光署統計,去年出國高達一六六二點八萬人次,幾乎逼近疫情前水準,這也讓旅行社、航空客運營收大增,反觀國內旅館業卻面臨營收下滑的困境。學者分析,顯示國人熱中出國的效應。

旅宿業者直言,去年外國旅客數不如預期,營收成果較差,今年各項成本增,營收恐比去年更差,甚至可能出現歇業潮。

根據前瞻觀光政策研究室分析,去年旅行社營收高達四八五點五億元,相較前一年大幅成長百分之卅一點四;航空客運(華航、長榮、立榮、台灣虎航)營收二九六一點六億元,相較前年成長百分之九點七七。然而旅館業去年營收僅六十點三億元,較前年衰退百分之十點七二。

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副教授黃正聰表示,旅行業最主要的營收還是國外業務,如今旅行業收入上升,代表國人還是熱中出國,但由於去年國際旅客來台僅七八六萬人次,為疫情前的七、八成,國旅住宿則是較疫情前微幅下降百分之五,一來一往之下,旅宿業營收自然減少。

不過黃正聰也提到,去年國際旅客來台情形不佳,很大因素是因為花蓮地震,今年如以現在的基礎下去推動觀光,相信國際旅客數應該會上升。

中華民國觀光旅館商業同業公會秘書長卓倩慧表示,去年各項成本增加,旅宿業光是兩次電費調漲就漲約三成,人力成本增加又缺工,相較之下房價漲幅有限,支出多、收入少,外國旅客數又不如預期,營收較差。今年預估跟去年差不多,甚至可能更差,除了電費可能再度調漲外,隨著基本工資年年調漲,虧損只會愈來愈多,許多中小型飯店若經不起人力跟成本問題,可能導致歇業潮。

卓倩慧表示,這兩年旅館業看不到復甦榮景真的很苦,去年地震嚴重、日圓貶值,少了大量日本客很難救,希望政府屏除政治考量,為了兩岸和諧,讓陸客進來救台灣觀光,否則有違台灣觀光立國名號。

對此,觀光署表示,經濟部已針對此次電價調漲方案通盤檢討,觀光署也已修正獎勵旅宿業品質提升補助要點,加強及持續輔導旅宿業者取得國內外永續、節能減碳等相關認證或標章,另已就花蓮地區電費進行凍漲,且對電量標準予以分等級調整。

住宿 出國旅遊 基本工資 旅行社 減碳 觀光署 調漲

延伸閱讀

228連假全台平均訂房率不到5成 最慘縣市不是花蓮縣

服務解說逾30年 觀霧管理站彭文禮獲優良觀光員工獎

台灣燈會開幕表演者冒雨慘摔 觀光署:開場前共同評估

賭上生命表演…台灣燈會開幕冒雨演出 舞者慘摔曝心聲

相關新聞

半數兒少 玩社群不懂數位足跡

兒少使用網路已是日常,但對數位足跡曝光的輕忽,導致被盜用身分、肉搜、騷擾、詐騙,甚至性私密影像外流等層出不窮。家扶基金會...

「平民版AirTag」日本大創開賣不到300元!網友開搶:會變抓猴神器

超平價的蘋果(Apple)藍牙追蹤器AirTag不到台幣300元?有人發現日本大創DAISO竟然推出了支援蘋果Find My功能的追蹤器「防止遺失Tag(電池式紛失防止タグ)」,一個價格只要日幣1100圓(約台幣251元),讓許多網友大呼想入手,安卓用戶也敲碗希望出安卓版。

醫師協助末期病人死亡 逾86%民眾支持

隨醫療進步,末期病人可用維生醫療延長生命,但許多病人受病痛折磨,不少民眾倡議安樂死立法,但各界意見分歧。台大公衛學院昨公...

今晚起有感轉涼!明天、周六天氣最差 北部低溫再探「1字頭」

未來1周天氣相當不穩定,中央氣象署預報員官欣平表示,受到鋒面和華南雲雨區接連不斷的影響,雖然有一天半空檔,但是預報上有不...

國光生技鬧鼠患 食藥署揪4缺失

國光生技擁有全國最大疫苗封裝量能,去年疾管署採購七百萬劑公費流感疫苗,該公司占比逾四成,不過,潭子廠傳出重大違規事件,一...

產檢見胎兒肚子有巨大腫瘤、一周後心跳停止 名醫溫柔揭背後故事

婦產科名醫蘇怡寧日前在臉書分享,一名孕婦在20周產檢時,意外發現胎兒腹部出現巨大腫瘤,經進一步安排MRI與第二意見評估後,僅短短一周時間,再度回診時胎兒已無心跳。面對無常,蘇醫師以溫柔與專業陪伴媽媽走過這段艱難歷程,不少網友看了為之動容。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